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民族区域自治篇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援疆工作概况(安玉荣)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援疆工作概况(安玉荣)
发布时间:2023-04-16 19:20
389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地处新疆西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伊犁河以南,与伊犁州首府伊宁市隔河相望,西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2002年被列入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面积4485平方公里,县辖13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1个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驻县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67团、68团、69团等单位,总人口约19万人,由25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约占72%。2010年以来,江苏省扬州、盐城对口援助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本文对自那以来的援疆工作开展情况简述如下。

一、开展援疆工作以来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5年,江苏省对口将支援伊犁,自那以来,扬州市、盐城市先后对口支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8年来,随着两地的交流交往深入,支援省市不断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从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大量援助,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援疆干部始终把察布查尔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察布查尔各族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克服水土不服等困难,勤奋工作,无私奉献,为察布查尔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在援疆干部牵线搭桥、穿针引线下,支援地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共提供无偿援助资金、物资达2000万元,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培训(挂职锻炼)各类人才2692人。援疆干部独立引进招商项目11个,总投资近23.13亿元,组织赴区外招商活动23次,召开各类招商推介会9场,达成协议11项。援疆干部协助争取中央有关部委下达项目8个,资金达2.987亿元。两地交流互访125批1223余人次,并首创“小援疆”模式,从支援地筛选出15个重点、经济发展快的乡镇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5个乡(镇)进行对口帮扶,并签订帮扶意向书。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州党委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五个始终”,以“五个明显、一个确保”为目标,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自觉践行“四干两努力”,自治县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三年来,生产总值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一番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翻两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半,招商引资翻三番,处在历史最好的发展阶段。2013年底,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1.93亿元,增长20%;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41.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5亿元,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21.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310元,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1316 元,接近万元。

2013年,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继续实施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工业强县、优势资源转换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核心,着重抓好现代畜牧业、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重大工业项目、工业园区建设、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10年—2013年,共投入援疆资金近17250.5万元,实施7878户安居富民、450户定居兴牧,三中分校区、盐城大道、妇幼保健院、2个社区、9个村级阵地和1个村级警务室建设,打造爱新舍里镇“华夏锡伯第一村”和扎格斯台努拉洪村已成为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的示范工程。2010-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922万元,以优化人才结构为目标,着力培养党政人才、教育、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干部人才、少数民族骨干,采取分类别、分层次培养的形式,共培养2400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累计从盐城邀请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80人专家来察开设专题讲座、辅导、报告会23批次。

二、援疆干部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援疆工作,树立援疆干部是自治县十分宝贵、十分重要的人才资源的观念,政治上充分信任,生活上特别关心照顾,工作上给予重任,充分发挥援疆干部桥梁纽带作用。2005年至2013年,江苏省共选派葛社清、陈荣华、熊佳芝、王峰、唐敬、田国举等6位同志作为江苏省第五、第六、第七批援疆干部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工作,分管经济口工作,负责经贸、招商引资、计划(物价)、财税、金融、劳动保障、对外协作、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工作。援疆干部在自治县工作期间,努力克服生活不便、环境艰苦等各方面的困难,利用自身特殊优势,不断加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与扬州市的联系和合作,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领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六位同志带领着全体援疆干部,与察布查尔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奉献和奋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推动察布查尔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也赢得了全县19.2万各族干部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敬意。

(一)坚持深入基层,自觉融身于察布查尔的经济社会发展

援疆干部到达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后,自觉按照“明确好定位、早进入角色、多发挥作用”的援疆工作要求,认真学习西部大开发和新疆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到任不久即深入到机关、乡镇、企业、学校,展开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方式,广泛接触机关干部、工人、工商业者、教师和农牧民群众,全面了解掌握县情,科学制定了五年援疆工作规划。他们与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各部门领导进行深入交流,充分把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经验与察布查尔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和办法。几年来,援疆干部认真组织实施锡伯民俗文化旅游名镇规划,有效整合了锡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提升了景区景点层次;认真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债务化解等工作,为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打好了基础;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加大了项目工作力度,争取了一大批中央、自治区投资项目;在其他分管部门工作中,能够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帮助基层部门解决问题。

(二)积极争取援建项目,推动两地交流合作

援疆干部始终以牵线搭桥当好两地“红娘”为抓手,积极与扬州市有关单位和部门联系,促成了两地一系列交流活动和一批援建项目的实施。在葛社清、陈荣华两位同志的协调下,扬州市维扬区、广陵区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达成了经济交往、文化教育、专项扶贫、干部挂职等六个方面的合作及支援意向。维扬区出资50万元帮助自治县改善机关办公条件,捐资95万元建设县幼教中心,捐助30万元支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社会事业,另外为400名家庭困难的寄宿学生给予每年400元的生活补助,对高考前10名的学生奖励1000元,对高考前50名贫困生每人资助1000元,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4批16名乡科级干部到维扬区挂职学习,维扬、察布查尔两地交流互访18批次200余人。广陵区直接援助资金180万元,其中40万元用于改善县机关办公条件,6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80万元重点支持两个村和1个社区阵地建设。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在扬州市民日活动期间,为扬州市民演出了精彩节目,收到了良好反响,加强了两地间的文化交流。熊佳芝、王峰两位同志积极争取,落实扬州市援助资金(物资)435万元,协调促成扬州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党政代表团互访,联系沟通两地其他互访活动17批141人次,组织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6名党政干部、5名专业技术人员赴扬州市学习。动员组织了扬州市规划局对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市街景改造无偿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扬州环境资源学院、淮阴职业技术学院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签订了援助以及联合办学协议。同时在唐敬、田国举两位援疆干部的协调下,盐城市15个县(市)区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5个乡(镇)场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达成了经济交往、文化教育、招商引资、干部挂职等六个方面的合作及支援意向。盐城市滨海、响水、盐都及盐城市体育局、审计局、总工会、环保局等单位分别派代表团来自治县交流访问。盐城市团市委、发改委、规划局等部门与当地对口单位签订了双方交流合作框架协议。

(三)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援疆干部针对察布查尔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把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放在援疆工作的首位,坚持立足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向外推介,并积极推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加快发展。几年来,组织参加了六届亚欧博览会、“西洽会”,落实了一批合作意向,并在第15届“乌洽会”上被评为伊犁州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国内招商活动10余场次,国外1次,召开各类招商推介会6场次,协议金额10亿元,参与引进的项目包括湖北金龙水泥公司投资2亿元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项目,山西山鑫煤业投资1.2亿元的60万吨煤矿项目,以及新汶集团1000万吨矿井、巴口香日屠宰2000只羊生产线、金威矿业铅锌矿等项目。促成了投资1.73亿元的“绿岛”小区建设项目、投资4000万元的苏扬新诺獭兔繁育和深加工项目、投资1亿多的三亚木业6万平方米定向刨花板项目,以及PVC管材、浙江泰立集团、江苏荣能集团等项目的落地。煤电化产业有了新进展,除新汶、潞安两大集团外,鲁能、中电投、中煤、华电、中亚华金、伊泰等大集团参与煤电煤化工产业建设,新汶集团1000万吨矿井主井正式开工建设,潞安集团300万吨矿井已经具备规划生产能力,中电投6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奠基启动,潞安3052煤化工项目、2×30万千瓦火电项目、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还有鲁能2×30万千瓦火电项目、中煤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都有所进展,中亚华金和伊泰集团正积极开展资源普查勘探。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巴口香150万串牛羊肉串加工及7000吨冷库项目、三亚木业定向刨花板项目即将建成,苏扬新诺繁育中心建成运营,完成了加工车间基础工程。工业园区建设也有了实质性突破,投资5000万元规划建设了50平方公里的煤电化工业园和10平方公里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园区道路、供水、排水以污水处理项目全面实施,已经具备了企业入驻条件。同时还参与协调解决了一些企业土地使用、矿产开发等发展的实际问题。

(四)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援疆干部们坚持把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帮助困难群众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时刻关注群众冷暖,热心参加公益事业。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竭尽自己所能,真心实意为边疆各族群众办力所能及的实事。据不完全统计,在援疆期间,他们每人为城乡困难群众、贫困学生等捐款达2万元以上。除此之处,他们还四处奔走,广泛联系内地企业和各种组织开展扶贫济困助学活动。在援疆干部的联系和推动下,扬州飞驰集团捐赠10万元,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良繁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并资助20名贫困学生完成小学及初中学业。2009年春节前夕,在援疆干部的推动下,扬州市波司登集团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困难群众捐赠了价值60万元的4000件羽绒服,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5个山区乡和部分城镇困难群众过上了温暖的春节。2009年1月25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琼博拉乡发生5.1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近千户农牧民受灾,援疆干部积极配合在州党委组织部的江苏援疆干部,争取江苏省委组织部和省红十字会灾后重建援助资金100万元,为21户受灾困难群众建起了高标准抗震安居房。

援疆干部们始终牢记援疆使命,自觉服从服务援疆工作大局,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在新疆工作生活期间,他们注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自觉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千方百计为边疆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们自觉遵守廉洁勤政各项规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本色,树立了援疆干部勤奋好学、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三、第八批援疆工作思路

(一)坚持理念统揽全局,精心打造“援疆品牌”

认识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从以民生项目建设为主的“硬件”向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软件”转变、从“产业”发展向“示范集群”转变;认真领会“产业援疆、民生援疆、人才援疆”三大重点;科学把握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援疆干部与当地干群的结合,形成齐头并进援疆新局面

(二)坚持产业发展为先,全力增强“造血能力”

按照“把伊犁河谷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推进锡伯古城特色街区的提升改造、旅游标识标牌设计推广等,打造具有自治县特色旅游“名片”;依托霍尔果斯口岸、伊南工业园区经济圈带动作用,打造集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商贸金融为一体的功能齐备、配套到位的园区;做好中小微产业园区特别是园区内企业邻里中心的建设;立足自治县独有的资源、区位和载体优势,招引一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拉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三)坚持民生改善为本,全面提升“幸福指数”

重点推进像海努克乡切吉村整村推进配套、安居富民工程、城南新区幼儿园、乡镇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站等一批涉及面广、受益人数多、群众最急需的民生类项目;创新“小援疆”模式,力争在科技帮扶、资金支援、产业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整合盐察双方优势,加大干部人才双向挂职交流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好赴盐城培训、交流、工作,并适时邀请盐城市各类知名专家人才、企业家来察讲学考察。

(本文由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提供,2014年4月)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