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社会团体篇
>
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及主要活动(贺灵)(一)
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及主要活动(贺灵)(一)
发布时间:2023-04-16 21:17
588

 

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全称锡伯索伦满洲文化促进会,是成立于盛世才统治初期的民间文化团体。在其从事活动的十余年间,不仅发挥了民间文化团体的作用,还不同程度地行使了半官方职能。它遵循盛世才政府以及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新疆文化协会的政策和宗旨,为推动和发展锡伯族文化教育发挥了很大作用。长期以来,因资料匮乏,加之当事人多已故去,又未留下其经历资料,故该文化促进会的历史基本不为世人所知。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将馆藏之九个民族文化促进会档案资料整理成集,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使九个民族文化促进会历史基本展现于读者面前。本文利用这些资料,结合其他文献记载,将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历史作一大致梳理,为广大读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线索。不妥之处尚望诸仁斧正。

一、成立背景

1933年4月12日,史称为新疆的“四一二政变”日。当日,盛世才用武力推翻金树仁政权,夺取新疆统治大权,当上了新疆边防督办,开始其十一年统治新疆的历史。盛世才掌权初期面临的新疆状况十分不利于其统治:经济凋敝,各族人民极度贫困和愚昧,全社会陷于一片凄凉,大小军阀仍虎视眈眈,自省级至各县镇政府基本瘫痪。面对如此局面,盛世才采取了积极正确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在共产党人和民主进步人士的帮助治理下,新疆社会面貌很快发生了变化。盛世才对外采取亲苏政策,争取得到苏联的经济帮助。同时,在文化建设方面,盛世才也投入很大精力。1934年8月1日,在反帝口号下,盛世才亲自主持成立了“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简称反帝会),制定本会宗旨为:“依照孙中山先生之反帝主张,领导全疆各族各界民众切实执行新政府六大政策:反帝、和平、建设、亲苏、清廉、各民族一律平等。……发展各族固有文化,用各族自己的语言文字创设平民学校。发展一切文化工作,兴办印刷事业,出版书籍报刊及各种杂志等事项,以实现以民族为形式,团结反帝为内容的文化”。并规定:“本会为完成上述任务,除进行经常的例定工作外,须组织各种报告大会,演讲大会,印刷刊物,表演新旧戏,以普及文化而期领导各族各界民众来积极拥护新政府和实现其政策。”反帝会成为盛世才推行其内外政策和实现政治主张的半官半民的组织机构,也成为推动新疆各民族和社会文化的中心。同年8月5日,根据盛世才的提议,在反帝会的直接组织和领导下,成立了维吾尔文化促进会。接着又先后成立了汉族文化促进会、回族文化促进会、蒙古文化促进会、哈萨克柯尔克孜文化促进会、锡伯索伦满洲文化促进会、归化族文化促进会、塔塔尔文化促进会和乌孜别克文化促进会,自此掀起了新疆各民族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反帝会和新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在全疆开展文化活动,经历了一个由省城到地区,由地区到县镇,由表入里,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过程。因而,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偏处边远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会的创立都普遍滞后。但是,后面成立的民族文化促进会直接吸取提前成立的维吾尔等族文化促进会的经验教训,使其工作的开展自始都很顺利。锡伯索伦满洲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锡索满文会)从酝酿成立到正式创设经历了近一年时间。据当事人回忆与有关资料反映,1936年在锡伯营、索伦营、伊宁及迪化锡伯族文人志士的共同筹划下,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已形成雏形,并开始以该会名义开展有关文化工作。初期,该会名称并不完善,只取“锡伯索伦文化促进会”(简称锡索文化会),1938年之后根据满族学者志士的建议,增补“满洲”,称锡伯索伦满洲文化促进会,简称锡索满文会,并吸收锡伯族文人志士共同参与学会工作。学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各方面的条件均已成熟,故根据反帝会章程的原则,经过大家充分讨论修改,并参照维吾尔文化促进会的章程,于1937年6月20日最后制定通过了《锡索文化促进会章程》。该章程成为当时锡伯族文化领域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民国时期新疆锡伯族第二次文化发展阶段的开始。本章程共六章二十条。第一章规定“本会为新疆锡、索(指达斡尔族——引者)民众的文化团体,和各族文化促进会立在同等弟兄关系上,定名为锡索文化促进会”。第二章为“本会宗旨与任务”,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锡伯族社会对全省政治、文化环境的主动融入姿态和精神,以及本民族上层力求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请看以下各条:

第二条  在新政府一律平等政策之下,团结全省本族同胞,与其他各民族同胞共同参加新新疆的文化建设事业,并和其他各族同胞建立亲睦的团结,一致围绕在新政府的周围,为六大政策前途胜利作斗争。

第三条  在新政府发展以民族为形式、以政府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民族文化口号之下,发展本族固有文化,以适合环境与时代之需要,并沟通与其他民族间之感情和文化,以固巩〈巩固〉新疆各民族间的谐和与团结。

第四条  为切实执行新政府民族政策起见,必须用全力,以文化教育的方法并加强政治训练,去消灭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狭义的同乡关〈观〉念,以达到各族同胞一致精诚团结,互相协助,彻底执行新政府六大政策,建设新新疆,解放中国,打倒帝国主义。

第四条 提倡各民族民众保健及慈善事业。

第四条 在发展文化教育工作中,在行政方面,受教育厅之指导;在政治思想方面,受反帝会之帮助和领导。

第五条 在各地进行工作,绝对不得干预地方行政与司法。

在第三章“本会工作范围”中规定:“设立学校、图书馆、阅报室、俱乐部、电影院、幼稚园、文物研究会、历史博物馆及其他文化保健、慈善(如救济院、孤儿院等)事业。”从该学会的历史观察,在实践中其“工作范围”已远远超出了所设定的范围,在某些时期已发挥了半政府的职能。

第四章“本会组织”,其内容占该章程一半以上篇幅,从中既能反映出近代锡伯族制度文化的进步状况,也能品味本民族新旧文化在社会政治规范及制度层面上的一次表现。该章内容及其所透露的文化精神,如以上各条对当代也不失其参考价值:

第九条  凡赞成本会宗旨与任务者、热心文化教育事业者、以物质、精神援助本会工作者,经本会会员二人之介绍,均得为本会会员。

 第十条  本会于伊宁设立总会,于锡伯营、索伦营、哈拉乌苏及塔城凡有本族人民地方,均得设立分会。

第十一条  本会最高权利(力)机关为总会。由总会全体会员内推举委员长一人、副委员长一人或二人、秘书一人、各股长一人、副股长二人或三人。

第十二条   本会为便于工作起见,得设以下各股及附设委员会:

文化股,关于编辑印刷品及改进社会新剧、歌曲等,其他设立学校、图书馆、阅报室并保健、慈善以及学生升学、入学等事务,归该股办理之。

翻译股,关于翻译时代需要各种书籍,以资启迪民众智识,提高固有文化。

宣传股,关于文化、翻译两股之编译各种报章、书籍、新剧等由该股负责缮印、宣传之。

音乐股,关于表演新剧、研究音乐归该股负责办理之。

基金委员会,关于本会之基金归该会保存外,本会经费之收支亦归该会掌理之。

第十三条  本会最高监督机关为监察委员会。总会监察委员由总会代表大会推选监察委员长一人、副委员长二人,执行总会一切监察事项。

第十四条  本会分会,由分会全体会员内推选分会委员长一人,副委员长一员,翻译组、宣传组干事二人或三人,及附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各一人,执行分会一切日常工作,并推选监察正、副委员长各一人,执行分会一切监察事项。

第十五条 本会各级执、监委员会会议,定每月一次,各股、组及附设委员会议,定每星期一次。如有特别事故时,召集临时会议。

第十六条 凡本会总、分会成立时,必须呈请屯、行两署转呈省、督两署及教育厅备案,并报告反帝总会及本区教育局。

第十七条 本会各级组织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及经费收支,必须于每年定期分别报告各该上级组织备案,并随时呈报当地主管行政机关。

第十八条 上级组织得随时派员视查及组织下级组织之工作。

锡索满文化促进会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促进会一样,对其经费来源,在其章程第五章中专作了规定:一是各会员会费;二是民众自愿捐助;三是向社会募集(须呈请政府核准施行);四是各类文化营业收入;五是其他收入。1937年7月,时任锡伯营领队广恩、副领队张德英、索伦营领队常安、副领队侯松涛将《锡索文化促进会章程》咨呈伊犁行政院审核。同月30日,伊犁行政长陈德立等“为报送锡索文化会组织章程事致”函省政府主席李溶、副主席和加尼牙孜。从中可以了解筹划该学会的具体人员等情况:“案准锡伯营领队广恩、副领队张德英、索伦营领队常安、副领队侯松涛咨开:兹据敝营金保平、鲁山三、吉富、长寿、班津太克、惠庆、穆德春等禀称,窃民等在我新政府光明之六大政策正确领导下,根据提高固有文化之原则,凡各民族为忠诚拥护政府、广为宣传政策并扩充教育、发达经济、推动各部门事业以期施行资产阶级民主制,使新疆十四个民族文化水准齐驱并进,早日完成建设新新疆、打倒帝国主义、解放中国之三大任务起见,文化促进会之设立实为目前刻不容缓之急务。惟吾锡、索两族忝为整个民族之一,不自量力窃愿成立锡索文化促进会,倡导民众,宣传政策,使锡、索两族各个人的心灵都被六大政策之火燃烧起来,自动的来参加建设新新疆的神圣工作,为执行政府政策中的中坚分子,打倒帝国主义的前部先锋。事属创设,可否之处,恳请转呈示遵。……”8月19日,省政府就此向伊犁区行政长陈德立下达指令称:“……所拟章程二十条对于新政府极力拥护,并明了六大政策之精神,殊堪嘉许,应准备案。”

新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虽然是民间文化团体,但是,盛世才为了全面推行其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和文化政策,他充分利用该团体的职能以及其直接联系各民族民众的有利条件,以全面施加自己的影响。他通过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直接控制其开展的各项活动,为此,新成立的锡索满文化促进会亦通过反帝会直接或间接接受盛世才的控制。1939年4月盛世才又授意成立新疆文化协会,茅盾任该协会委员长。自939年9月8日省府作出规定,新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包括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均归新疆文化协会领导,一切业务归其管理。1941年3月,新疆文化协会在盛世才炮制的第二次“阴谋暴动案”中被解散,各民族文化促进会又改隶于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领导。之后国民党势力大肆渗透新疆,1943年1月国民党新疆省党部成立,接着成立新疆省文化运动委员会,新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包括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又改归该文化运动委员会领导。国民党省党部社会科和教育厅派工作人员具体指导各民族文化促进会的工作。

锡索满文化促进会以锡伯营和索伦营名义创立之后,在各地普遍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同时,又积极筹备在今察布查尔(当时仍称锡伯营,1938年底改称河南设治局和河南县)、霍城、巩哈(今尼勒克)、苏屯(在伊宁县)等地设立分会,至1938年底这些地区的分会已形成雏形。之后又设立了奇台分会。其中河南县分会的工作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投入人力物力首先计划逐步完善八个牛录的小学教育。霍城分会也不甘落后,一方面开展社会文化活动,另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以完善当地的小学教育。

伊犁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及其分会的先后创立,极大地鼓舞了在迪化上各类学校和工作的学生和志士。他们经过多次讨论,以及与反帝会磋商,准备在迪化创立“新疆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1938年中,大家经过协商,先组成了近十人的“新疆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筹备会”,筹备会主任为安子瑛,副主任为刘德恩和图奇春。自“筹备会”成立后,他们便以“新疆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名义,借用民间住房为办公地点,开始开展各项活动,即该总会的工作实际上于1938年便正式开展,并以“新疆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名义发文、呈报告、联系业务。如1938年,他们便以该总会名义向省政府打报告,要求解决本总会办公点、开展文体活动的硬件设施等1938年初,该总会工作人员已达10名,不久又增补两名,至2月25日达12人。虽然总会犹未正式成立,但所属反帝会已经将其作为正式学会对待,有关的公函、文件同等发至该会执行。如1938年初反帝会批转省政府关于一二八一号“通令”,要求该总会将使用公车情况每月向省政府上报,以备政府核查和监督。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和运行,正式成立总会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筹备会决定于1939年7月14日在迪化召开新疆省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成立大会,并由安子瑛和图奇春签署名字向省直各机关领导发出邀请书,邀请他们前来参加总会成立大会。在成立大会上,反帝会、教育厅、财政厅等都派人来参加,其规模超出了筹备会的预期。会上,安子瑛代表总会及全体锡伯族向各族各界发出倡议,要省直各机关及各族官吏和文人志士,共同为发展各民族文化教育,建设新新疆贡献力量,为改变锡伯族农村落后愚昧状况献计献策。会议选出总会各级负责人,会长为关清廉,副会长及其他负责人有安子瑛、刘德恩、穆精阿、图奇春、安崇文等。在成立当年,总会就锡伯族文化教育规划和发展问题,召开过三四次全体会议,会上还邀请省直机关和各界领导来参加会议,要求来宾给总会出谋划策。1941年9月15日,总会召开理事监督联系会,选出穆精阿为理事长,安崇文、郭积升为副理事长,并于同月21日将选举结果向省政府做了汇报。当年底,穆精阿被盛世才逮捕投入监狱,次年被释放后委充省府谘议员,并兼任总会理事长。

1941年,根据伊犁地区锡伯族分布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经伊犁地区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各分会讨论决定,将河南县锡索满文化促进分会改为伊犁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之后称为伊犁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并呈报伊犁行政院。随即该行政院秘书处由主任中孚签名将报告呈报迪化新疆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

新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与所属反帝会、文化协会及省政府之间,规定有明确的工作汇报制度。每届年终,各分会首先进行年终工作总结,经大会讨论通过后呈报反帝会(或文化协会),反帝会又呈转省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总结的主要内容有:分会及总会一年的工作成绩,如开展文化教育的具体情况、各办事员的工作情况等,财务状况、机构人员构成、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各类统计报表、图册等。如从1944年省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向省政府汇报其工作时所附总会主要办事人员名单中,便知当年该总会领导机构的规模,该名单附有19人,他们是:穆精阿、广禄、通保(宝)、图奇春、固锡谦、兴寿、寿林、萨拉春、克西春、多隆阿、安子瑛、郭松林、钟棣华、巴图沁、柯惠庆、文林、文德清、郭昌寿和富文。此外,从1940年11月26日关于“沈雁冰、张仲实、臧谷峰为霍尔果斯锡索满文分会报送改选名单事致盛世才的呈”文中,可大致了解学会与上级机关之间规范化的汇报制度以及霍城分会的一些情况:

为呈转事,案据锡索满文化总会呈称:为转呈事。职属伊犁区会呈称,呈。为呈转事。案据霍尔果斯锡索满文化分会呈赍改选各级人员姓名一份。等由。准此,职会复查无异,除照此抄一份备案外,理合将原表备文呈请。等情。据此,理合呈请钧会鉴核备查。谨呈。等情。据此,理合抄奉原名单呈请钧府鉴核备查。谨呈新疆边防督办兼省政府主席[盛世才]。

附抄原人名单一纸。随文。

改选各级人员姓名:

执行委员:委员长扎隆阿,副委员长凤全,委员关春寿、塔谦福、崇喜、文连、升福、关联志。

监察委员:委员长常山,委员成连、何保、化吉。

锡索满文化促进会各总会、区会(指伊犁锡索满文化会,有时档案中亦有此称)、各地分会,在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中,靠着极其简陋的办公条件,把有限的财力首先都投入到办教育之上。由于业务的日益拓展,其财力日见紧蹙,不敷开支。面对日益严重的困难,自迪化总会至伊犁区会及其各地分会,纷纷采取开源节流的办法,如接受自愿捐献、办实业、要求政府减轻税赋等。在公民自愿捐献方面,1941年7月伊犁锡伯族“安郭氏”的“献地”义举成为当时的一大新闻,是锡索满文会史上最大的一笔捐献,曾受到锡索满文会及省政府的嘉奖。请看1941年7月9日时任反帝会会长“王宝乾为安佳氏自愿献地给伊犁区锡索满分会作会址等事致盛世才的呈”文:

为呈转事。案据锡索满文化总会呈称:为呈报伊犁区锡索满文化会函开,径启者,兹查锡伯族孀妇安郭氏函开,径启者,兹查孀妇寡居二十余年,前因孀妇之夫在世之时,遗留祖置产业地基一处,年来曾将此地租让他人,每月依租金维持生活。但孀妇之子现已成年,并蒙政府栽培已服务于社会,对家中生活略能维持。查自四月革命以来,政府对各民族之文化、经济生活极尽全力,使其提高与发展,而新疆四百万人民之生活日益幸福。当此新疆各民族文化建设突飞猛进之际,但伊区锡索满文化区会目前因无固定之会址和正当娱乐场所工作进行时感困难,对锡索满文化发展前途不无妨碍。孀妇有见于此,为尽国民之职责与加速锡索满文化之发展,愿将此块地基供献于贵会,作为建修新会址及俱乐部之用。区区之意,聊表国民对发展民族文化之微忱,以完成政府发展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民族文化政策,并与其他兄弟民族携手并进,共同参加与完成抗战建新、争取中华民族彻底解放之圣神(神圣)事业。尚希贵会查照,派员查收为盼。特此函达。此致。等情。据此,查该孀妇将其多年依靠房租之地(其约价值洋五千元之谱)自动献给文化会,作为建修会址俱乐部之用,查其意旨殊堪嘉许。在本族内实所罕有。所有各缘由,除呈报伊区行署外,相应函达总会烦为查照,转报政府准予核夺为荷。此致。等因。准此,查该会所请尚属合理,该孀妇安郭氏既能深明大义,热心文化,慨献地基系出于自愿自动,此种义举殊堪钦佩,尤以妇女论更属值得赞扬。除函复准予呈转核示外,理合具文呈请钧会鉴核。可否准予呈转政府传令嘉奖以资鼓励之外,伏乞示遵施行。谨呈。等情。据此,兹于职会第七十六次常务干会讨论,决议呈请政府传令嘉奖并登报宣传。俟奉令核准后,现行由本会去函致谢。等由。是否可行,理合备文呈请钧府鉴核示遵。谨呈新疆省主席盛(世才)。

在各级政府方面,也积极想办法支持学会增加收入,以利其开展工作。如1941年,经伊犁政务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将伊宁“民众俱乐部”折价5500元转卖给伊犁锡索满文化促进会经营,其收入作为该会会费(见自治区档案馆宗2,卷705,目录6)。1943年,迪化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成立已历数年,至此,因经费紧张,该会仍无自己固定的办公地点,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总会召集各负责人开会,讨论解决学会经费问题。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总会会长穆精阿对有人建议的拟经营河南县“冬窝草场”作为学会“文化基金”的方案进行了专门讨论。最后,大家对该方案表示一致赞成,决定以总会名义向省政府呈交报告。同年2月15日,穆精阿、乌云珠将讨论通过的报告递交了省政府,报告中称:

呈。为呈请将河南县锡族原有冬窝草场永作文化基金,以图发展,仰祈钧鉴事。窃查职会自在省城成立以来,因无会产基金,异常艰窘,仅办公会址现尚无力购置,对于发展文化、协助社教工作更属难图进展,虽经各方分会稍事协助,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在政府提高各族文化之号召下,文化水准自应平衡向前发展,决不当因噎废食,因循落伍。经职等开会研讨,再四筹维,佥以锡伯民族沿前清驻防制度,集居伊犁河南,年代悠久,已成土著。该地原有各处冬窝草场,均系本族公产,与蒙族王公、喇嘛封地无异。自改设县治后,经职会直属河南分会移作文化基金,经管收租历有年。所利用此项基金尽先创办会立学校,现已成立十八班,男女学生达五百余名,对于发展本族文化收效良多。前经函请教育厅将此项已成班次收归官办,未承允准,只得消费此项基金,仍由会办。现值查整草场确定产权之际,窃思此项公有草场既与蒙族王公草场性质相同,尤其锡、索、满三族人口甚微,财力又薄,除此别无公产指项,政府对各民族既一视同仁,对我三族自必矜怜弱小,特加顾虑,格外提携。为此仰恳钧府俯准援照《查整租放办法》第八条“王公、活佛、喇嘛昭(召)、寺院管有草场不在本办法查整之列”办法,将河南县属锡族原有各地草场免予查整,作为职会整个基金,拨归河南分会一半,专供发展当地本族文化之用;拨归省城总会一半,专作常年基金,以维持三族文化领导机关于永久用,副政府发展各族固有文化至(旨)意,亦所以谋与他族文化平衡发展仅有之办法也。可否之处,理合绘具草场落座面积图说一份,备文附呈,恳祈鉴核示遵施行。谨呈新疆省政府兼主席盛(世才)。

2月20日,盛世才将报告批转省财政厅和教育厅,要求其“核办呈夺,以凭饬遵”。3月20日,省财政厅厅长彭吉元和教育厅厅长程东白联合呈函盛世才,认为,虽然该总会请求与例不符,“实难照准”,“惟以该族人口较少,财力自感薄弱,且文化事业亦非财莫举,兹拟按原订办法酌于变通:该原占草场如与他族人民无何纠纷,即依照丈放草场办法第五、六、七各项之规定,免价丈给该会,所有照章纳课、纳粮,以凭管业。”3月23日,省政府依照省财政厅和教育厅复呈,向省锡索满文化促进总分颁布“训令”,令其“即便遵照办理”。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又发生了河南县财政向该草场征收过重的牲畜税而总会留成无几的矛盾。为此,1944年2月3日迪化总会又以穆精阿和乌云珠之名呈函省财政厅要求免征该项税赋:

敬启者:案据河南县锡索满文化分会函称:查河南县锡族原有冬窝草场,前蒙政府拨给文化会管业,按照上等地升课纳粮,所有三十二年度应收草场租金羊只,现由税局催促缴纳牲税。本职会关于冬窝租金现品、代金兼收者,纯为解决牧民困难之通融办法。且河南地处边僻,生计艰难,如不管痛痒一律折收代金,则牧民感受困苦无法完纳,且与职会收租方面,亦感受耽延时日,不能扫数结束。且政府既有恩免地价拨给草场体恤吾族,但草场租金内除完额粮外又加收牲税,则所收租金无几,实有不能担负。拟恳请恩准豁免牲税以维文化。等情。据此,查吾新十四个宗族十余年来,在政府发展教育、提高文化之号召下,同一站在一条水平线上,势如雨后春笋向前发展,其发展之速度均以各宗族人口之多寡,财力之厚薄为先决条件。缘因锡、索、满三族人口稀少,经济力量向不充裕,以致文化事业蹒跚不进,形成落伍,不能与其他宗族并驾齐驱。幸蒙政府痛(恫)在抱,特别关怀,将锡族原有冬窝草场六千余亩免价承领,照章升课,每年所收租金专为补助当地文化基金及各会立学校经费之用。三族民众咸沾雨露,莫不额手称庆。前经当地县府将上项草场清查清丈放后,即按上等升课,现正积亟(极)着手办理,至应收租金,每百羊只抽收一只,同时,顾虑民生计,现品、代金参半征收。此项租金即奉令核准专作文化及教育基金,实与交易性质不能相提并论。现该县税局拟征牲税,本应饬令该分会遵循办理,以重税务,但所收租金本系微薄,缴纳牲税尚且不足,焉有余润兴办教育、发展文化。再,查各维、回、哈、柯等宗教文化会每年征收宰尕提羊只,向蒙政府豁免收税,至敝会向佃户收租情形如出一辙,拟请贵厅垂念锡、索、满三族文化落后,财力又薄,格外体恤,一视同仁,准予令饬河南县税局将上项草场租金羊只免收牲税,以符实际而维文化。相应函请查照办理并希见复。无任感盼。此致,财政厅长彭(吉元)。

2月11日,省政府财政厅分别向省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和河南县税局下达复函和“训令”,同意按照该总会所求办理。

但是,由于后来河南县拨付省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草场收益情况又有变化,该总会的财务状况仍未好转,故自1944年底始,总会不得不向省财政借款。省府每次都经过层层讨论才予批准借款。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减轻学会财务支出的压力,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还请求省财政厅将河南县“草场额粮改收代金”,于1944年8月5日为此向省财政厅呈函称:

敬启者:案据敝会直属于宁西县分会呈称:窃查田赋开征服期不远,职会所属草场额粮无法采购完纳。缘河南县去年天旱、蝗鼠并起,五谷歉收、岌成饥荒。今年缺乏籽种,山地尽废,仅种少数察渠地。复以察渠多年失修之故,水量不足灌溉,枯死者亦复不少,约有六七成希望。且将去年田赋民众无力完纳,欠亏过半,再加本年额粮,势行民无足食,焉得余粮可购。有此种种困难,职会所属草场额粮无法完纳本色。如何之处,理合呈请钧会核夺指示办法,或加具意见转请准予免征本色,改收折色代金,伏祈示遵。等情。据此,查宁西县锡族民众因去年兼受天旱、蝗、鼠等灾,五谷歉收,亏欠田赋。今年又因籽种缺乏,未能耕种山地者均属实在。复查今年该民众等仅种少数察渠地亩,其收获量亦甚有限。且完纳二年额粮尚感困难,焉有余粮可供采购。敝会此种困难无法完纳本色粮,拟请贵厅鉴核,准将宁西县锡索满文化分会草场额粮援照去年成例改收代金,以维民生而利文化,无任感激。此致财政厅厅长彭[吉元]、副厅长周[崇勋]、陈[玉章]。

8月9日,省财政厅厅长彭吉元给该总会和河南县政府下达函件和“训令”:“所请自应照准”。

1940~1941年间,盛世才炮制第二次“阴谋暴动案”,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不少成员被捕入狱;1942年盛世才又制造第三次“阴谋暴动案”,该总会又有数人被捕入狱。为此,学会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学会会员人人自危,不敢公开开展工作。1944年盛世才被迫离新,入狱的学会领导及会员先后被释放,有的已冤死狱中。先后出狱的学会成员不少返回伊犁故里从事其他工作。因而,至40年代末,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的工作受到很大削弱,只有穆精阿、中孚等数人支撑着其工作。而返回伊犁的总会前领导图奇春等以及部分会员,新疆三区革命后在伊犁成立了锡伯索伦满洲文化协会,继续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伊犁区锡索满文化促进总会及各县分会已被文化协会所取代。新中国成立后所有学会均完成使命而自动解散。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