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于2006年5月15日成立,是一个在伊犁州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针对锡伯族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经济、科技、文化、民俗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研究,其前身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研究学会。
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研究学会
1986年9月15日,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的领导下,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副主任文林,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第一任县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邮电局副局长沙陀,伊犁州科协主席耳吉春,伊犁师范学院副院长吉庆,总务处处长关世忠等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次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学术研讨会在伊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00名代表出席会议,收到近80篇学术论文,10来份文物古籍照片、历史资料和书画作品,并印刷内部刊物《文集》1——3辑。研讨会上,宣布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研究会,通过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研究会章程》。学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耳吉春出任理事长,副理事长6人:苏德善、关世忠、关伊梅、安少青、佟仲庆、佘吐肯;副理事长关世忠兼任秘书长,副秘书长5人:郭文清、郑勤泰、安英新、佟加·庆夫、佟林清。名誉理事长11人:文林、沙陀、安吉志、关鹤童、关再汉、赤云、于世春、吉庆、铁玉智、那启明、春英。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研究会成立以后,主要组织了一年一度的西迁节庆祝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学会活动基本停止。从1996年4月起,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副主任关伊梅和伊犁地区地委委员,农工委主任扎玉升的指导下,在征得耳吉春会长和关世忠秘书长的同意下,在贺元秀、葛丰交、佟吉生、佟林清、何坚韧、杨铁英、安英新、安梅、顾坚、郭玛丽、盛丰良等同志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下,学会恢复了正常活动,主要开展了如下五项工作。
(一)努力办好每年的西迁节纪念活动
1.1997年5月20日,学会在伊犁宾馆礼堂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33周年文艺联欢会。由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邮电局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群艺馆少儿艺术团表演了《察布查尔布哈,我的母亲》《喜利妈妈的故事》《共产党好,共产党亲》等20个文艺节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康克俭同志带领自治州四套班子领导观看文艺节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鼓励锡伯族人民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的西迁精神,为伊犁州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1997年5月31日,在伊犁地委委员扎玉升的协调下,伊犁晚报推出纪念锡伯族西迁232周年“西迁节专版”,稿件主要有贺元秀提供。
3.1997年12月18日,学会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联、伊犁第二师范学校联合举办纪念锡伯族著名作家郭基南文学创作50周年座谈会。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忠录、伊犁州文联主席居马德里、伊犁州作家协会副主席郭从远、青年作家亚楠等出席会议并作专题发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原副主任吉庆、现任副主任关伊梅出席会议。第二师范学校的两位学生当场朗诵郭基南先生的诗歌《祖母泪》。郭基南先生非常高兴做了即兴发言。为办好这次座谈会,贺元秀、佟吉生、安明、葛丰交等人做了大量工作。
4.1998年5月10日,在伊宁市航空乐园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34周年游艺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游艺会,伊宁市一千多名锡伯族市民参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周原作了讲话,并且当场题词:“发扬西迁精神,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做更大的贡献,祝锡伯族人民幸福兴盛”。一千多名锡伯族市民参加棋类赛(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扑克双扣赛、书画赛、交际舞赛、歌舞表演、器乐演奏、顶气球、贴脸谱、套圈、钓鱼、猜谜语等游艺活动。这场游艺会是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副主任关伊梅的指导下,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公安局民警的护卫下,由贺元秀副校长组织第二师范学校安明、国晓明等20多个师生完成的。游艺会之际,学会印刷发放《伊宁市锡伯族通讯录(一)》。在伊犁地委委员扎玉升的协调下,1998年5月10日的伊犁晚报推出西迁节专版,稿件主要有贺元秀提供。
5.1999年5月28日,在伊犁河滨河公园举办纪念锡伯族“4.18”西迁235周年庆祝大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原副主任吉庆、时任副主任关伊梅、伊犁地委副书记海沙尔、地委委员扎玉升、伊宁市副市长孙鹏等州、地、市领导出席大会。伊犁地委副书记海沙尔和伊宁市副市长孙鹏讲话。盛丰良、贺元秀等人做了不少组织工作。
6.2000年5月8日,学会积极协助中共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在伊犁州电视台举办“世纪之路”电视文艺晚会。应邀前来加盟演出的著名歌唱家关牧村、刘斌、腾格尔、韩磊、孙悦演唱的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和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焦建成和斯琴塔娜的主持,使晚会高潮迭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林天锡、州长柯赛江和伊犁地委书记张国梁等领导同志观看演出。这台文艺晚会不仅展示了锡伯族人民西迁来以来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历程,同时也表达了锡伯族人民满怀信心迎接西部大开发和走进新世纪的豪迈之情。文艺晚会被伊犁州电视台和伊犁人民广播电台现场直播,收到良好效果。
7.2001年5月8日,学会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邮政局5楼大厅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37周年联欢会,500多名锡伯族市民参加交谊舞、贝伦舞、民族知识竞赛和棋类比赛。
8.2002年5月,学会与伊宁市文化局、伊宁市民宗局在伊宁市人民广场联合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38周年广场文艺晚会。一个个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文艺节目,打动了各民族观众。佟林清、顾坚、郭玛丽、曾斌、贺元秀、佘吐肯、安梅、安鸿照等做了不少组织协调工作。
9.2003年5月,学会在伊犁电视台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39周年“好时光”文艺晚会。
10.2004年5月20日下午,学会在伊犁宾馆礼堂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40周年“西迁颂”文艺晚会。伊犁州党委张国梁书记、柯赛江州长等领导观看了文艺晚会。佟林清、贺元秀、何坚韧组织协调。
1997年—2005年,学会收到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人民政府,伊犁州人大,伊犁州政协,中共伊犁地区委员会,伊犁地区行政公署,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委员会,伊犁州党委宣传部,中共伊宁市委员会、市人民政府,伊犁州民宗委,伊犁州音乐家协会,伊犁州教育局,伊犁州工商局,伊犁州乡镇企业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工团,伊犁第二师范,霍尔果斯海关,伊宁市卫生防疫站,伊宁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伊宁市农业银行,霍尔果斯口岸管委会,伊宁海关,霍尔果斯动植物检疫局,霍尔果斯邮电局,霍尔果斯工商银行,伊犁地区育英印刷厂,哈萨克自治州工商银行,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伊犁晚报社,哈萨克自治州群艺馆少儿艺术团,哈萨克自治州糖厂,伊犁地区亚麻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伊宁市小百灵酒楼,中国新疆伊犁独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伊犁州文联,伊犁州电视台,伊犁州法院,伊犁州邮电局,伊犁州歌舞团,伊宁市公安局,伊利人民广播电视台,伊宁有线电视台等单位的赞助和大力支持。
(二)牵线搭桥,加强与外省同胞的联谊,促进学术交流
学会成立以来,主动与东北三省、北京等地从事锡伯族文化研究工作的单位、专家、学者联系、沟通,交流。1986年9月15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研究学会成立时,北京及东北三省均派代表参加。1988年,在学会的联系下,霍城县伊车嘎善乡寻根访问团一行32人,到沈阳、大连市访问;1991年,关伊梅等同志到大连参观访问;1992年在沈阳市召开的“锡伯族习俗研讨会”时,以吉庆为团长的一行人出席研讨会并走访了哈尔滨市;1997年6月选派扎玉升等同志到吉林访问考察,并到沈阳市拜访了锡伯家庙;2000年,关世忠、佘吐肯、郭玛丽等人到沈阳市参观考察;2002年,扎玉升等一行20余人参加沈阳市锡伯族238周年盛会。
据不完全统计,学会自成立以来,与外省互相交流走访达24次之多,这些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区内外同胞的相互联系与沟通,凝结了民族感情,而且有力促进了两地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独具特色的锡伯文化,宣传伊犁的巨大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望长城”主持人焦建成推出将嘎仙洞、锡伯家庙、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连在一起拍摄的构思。在得到关伊梅等锡伯族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以后,焦建成在辽宁等地开始拍摄伊犁锡伯族民族风情专题片、四集电视纪录片《消逝的足迹》和六集电视纪录片《大西迁》。在电视纪录片剧本创作期间和拍摄期间,学会关伊梅、贺元秀等同志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给予大力支持。
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伊犁州人大关伊梅副主任多次与《中华和钟》制造者之一的锡伯族老人关洪野老先生联系,并邀请关洪野先生出席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纪念锡伯族西迁238周年系列活动,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佟瑞清县长共同拟定为主持开凿察布查尔大渠的图伯特安班铸造铜像的方案。如今,关洪野老先生铸造的图伯特铜像屹立在锡伯族博物院。2004年,学会积极支持佟林清同志创作十集电视专题片《走进锡伯族》。该专题片在伊犁州电视台播放以后受到好评。
2006年4月,在伊犁州人大关伊梅副主任的积极倡导下,在伊犁州宣传部的支持下,学会与《伊犁日报》《伊犁晚报》和伊犁州电视台共同组成小白杨故事系列报道组,到塔城对凝聚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小白杨哨所作了现场采访,并在有关媒体上予以报道,影响波及全国。这些专题片的播出和专题新闻报道对弘扬锡伯族爱国主义精神,宣传锡伯族优秀文化,对伊犁各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办好内部刊物,积极组织文艺研讨会,努力推动科研工作
1986年,学会编辑打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次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学术讨论会文集》1——3辑,其中收录了佘图肯、白友寒等人的文章80余篇。
1997-1998年,在纪念锡伯族西迁233周年和234周年之际,学会贺元秀、葛丰交、付刚、何坚韧编辑打印一期《西迁节专刊》和一期《锡伯文化研究》。
从1996年至2004年,在伊犁地委委员扎玉升的组织协调筹措资金下,在学会贺元秀、葛丰交、何坚韧、林海、佟志红、永旭峰、贺斌等同志努力下,伊犁晚报连续9年推出纪念西迁节专刊或有关纪念文章,伊犁日报、伊犁州电视台、伊宁电视台、农四师电视台、伊犁人民广播电台在西迁节前后播发有关新闻报道。
1997年12月18日,学会与伊犁州文联共同举办锡伯族著名作家郭基南先生文学创作60周年研讨会,并向郭基南先生捐赠5000元文学创作资金。
从2003年至2007年,学会何坚韧、佟林清、贺元秀、林海等同志积极协助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体局编辑《箭乡文艺》(共四期)。
2006年3月4日,学会与伊犁州作家协会共同举办锡伯族电力诗人佟兆飞遗作《无声的游赋》出版座谈会,并在伊犁晚报作了报道。
从2000年至2005年,学会积极支持佟林清同志出版短篇小说集《岁月没有栅栏》,贺元秀同志出版诗集《美是我》,富秀兰同志出版诗文集《错爱》,安英新同志主编《林则徐在伊犁》一书。
90年代以来,学会鼓励并支持会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赵福、付刚、葛丰交、贺元秀、何坚韧、郭永忠、扎红英等同志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
(五)开展科技、医疗、文化“三下乡”活动,为下岗职工办实事
1999年西迁节前夕,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关伊梅副主任的亲自组织下,学会组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畜牧系统的锡伯族专家,伊犁州友谊医院、农四师医院、新华医院、伊宁市人民医院锡伯族医生和锡伯族文艺工作者到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扎库齐牛录乡,孙扎齐牛录乡、爱新合里镇等乡镇及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医疗、文化“三下乡”活动。文艺队自己出资制作演出道具和服装,自己组织排练,为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老年公寓的孤寡老人演出文艺节目,受到好评。
2005年的西迁节,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关伊梅副主任的亲自安排下,学会组织伊宁市锡伯族下岗职工、低保户、贫困户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参加西迁节活动,参观察布查尔大渠龙口、南岸大渠、图伯特纪念馆,锡伯族风情园和靖远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下岗职工中间,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努力学习,尽快实现再就业。
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
2006年5月15日,在伊犁宾馆举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成立大会,来自伊犁州各界锡伯族10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张继勋、木哈别克、柯赛江、王敬乾出席了大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张继勋作了讲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副主任关伊梅、自治州政协常委杨铁英出席会议。会上,关世忠作了题为《弘扬爱国主义西迁精神,为伊犁文化建设增光添彩》的总结报告,新任会长贺元秀同志作了表态发言。大会讨论通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章程》。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贺元秀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会长,何坚韧、关世忠、佘吐肯、卾春亮、郭敬胜、王春光、安英新、舒尔德、顾坚、郭永忠为副会长,秘书长为何坚韧(兼),副秘书长为永卫东、佟永平、林海、安明、关晓亮、穆勇、安鸿照、荣清、扎春梅、国铜军。顾问18人:耳吉春、吉庆、关伊梅、佟明正、扎玉升、王伟、苏德善、关朝进、郭建中、安少青、郭文清、杨铁英、郑勤泰、齐星海、吴玉光、关英福、赵福、谢善智、关敬连、佟佳福。
新疆锡伯族语言学会选派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原副主任文林,自治区民宗委副主任班吉苏,自治区民宗委古籍办主任、新疆锡伯族语言学会会长永志坚,新疆锡伯族语言学会原秘书长何新民,新疆财经大学成教院院长、学会常务理事佟松林,新疆锡伯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克明、副秘书长文小龙等人组成的代表团列席会议,并赠送文化用品及书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尼勒克县的代表也参加成立大会。当天晚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在伊宁市人民广场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42周年广场文艺晚会。晚会由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焦建成主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成立以后,主要做了以下八项工作:
(一)办好学会合法手续,建立规章制度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关伊梅副主任的指导下,经耳吉春会长和关世忠秘书长的同意,委托何坚韧同志起草、上报关于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的报告及相关表格。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下发伊犁州民宗「2006」36号文件《关于成立伊犁州西迁文化学会筹备领导小组的批复》,筹备领导小组组长为贺元秀、副组长何坚韧、成员为郭敬胜、顾坚、安英新。2006年5月31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收到伊犁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理证》,伊犁州民间组织管理局颁发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社会团体法人等级证书》有效期为2006年5月31日至2011年5月31日,学会住所在伊宁市新华西路62号,法定代表人是贺元秀;学会活动地域:全州;业务范围——研究锡伯族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经济、民俗风情以及文化交流、出版刊物等。业务主管单位是伊犁州民宗委。同时,学会办好中国人民银行伊犁州中心支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注册资金三万元。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成立大会上讨论通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章程》后,学会又起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会费收缴及经费管理办法》,拟在学会本届理事会一次会议上讨论通过。会长强调按照学会章程及管理制度运作,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坚守法律;同时,按照章程大胆而创造性的开展锡伯文化研究工作。
(二)组织一年一度的西迁节庆祝活动
1.2007年5月18日,学会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43周年座谈会;会议主题为抢救并保护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2.2008年5月18日,协助伊宁市委和伊宁市人民政府,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委和人民政府,在伊宁市人民广场举办百日广场文艺晚会。2008年5月22日,由林海负责在伊犁日报出版一期西迁文化专栏。
3.2009年5月7日,学会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体育馆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45周年贝伦舞晚会暨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览。
4.2010年5月27日,学会在伊犁宾馆礼堂承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46周年文艺晚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常委关伊梅、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祖农、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副主任徐建忠、佟瑞清、马彦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牛正夫,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协副主席赵福英、刘宇平、政协常委杨铁英,来自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主任、研究馆员吴元丰同志,锡伯族著名书法家格吐肯,来自乌鲁木齐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尼勒克县的代表出席文艺晚会。祖农常委讲话,贺元秀会长致欢迎词。伊宁市近800名锡伯族市民观看演出。文艺晚会全程录像,并制作出纪念锡伯族西迁246周年文艺晚会影集和光碟。
2006—2010年,学会收到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人民政府,伊犁州人大,伊犁州政协,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委员会,伊犁州民宗委,伊犁州党委宣传部,中共伊宁市委员会、市人民政府,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伊犁州农业局,伊犁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伊犁鑫磊地矿有限公司,小百灵餐厅,伊犁州社会主义学院,伊犁晚报社,伊犁乌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武装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沁源油脂有限公司,寅格尔、王晓东、舒尔德、关寿清等单位和个人的赞助和大力支持,伊犁州西迁文化学会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三)继承和发扬锡伯族高度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积极协助有关学校办锡伯族师范教育
1997年和2002年,学会协助伊犁第二师范学校先后举办两届锡伯语言普师班,先后有80名锡伯族学生毕业,现已成为新疆、尤其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从事锡伯语言文字工作、中小学锡伯语文教学和各媒体的新闻传播人才。为了把锡伯族中等教育提升到高等教育,伊犁师范学院于2005年与2009年先后招收两届锡伯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并且顺利毕业。从此以后,锡伯族教育进入高等教育。
(四)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推出一批科研成果
1.主要科研成果有:杨铁英在《伊犁文史资料第26辑·锡伯族专辑》担任副总编,安英新编撰出版《林则徐在伊犁》,郭建中撰写《耕耘录》,佘吐肯副教授编撰出版《锡伯语语法通论》,何坚韧出版论文集《锡伯文学研究》和《文化教育文集》,金永辉、王刚编撰出版《新编锡伯族民间故事》,贺元秀教授主持的自治区社科课题《锡伯族文学简史》于2010年8月结项,同年10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9月,何坚韧参加自治区社科项目《具有新疆特色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已结项),其成果作为中小学教材使用;安英新主持国家清史课题《国家-新疆清代图像资料》,参与完成江苏省援疆项目汉家公主纪念馆建设,他还承担自治区课题《民国伊犁档案史料》六卷的整理出版工作;郭永忠参与完成2011年江苏援助伊犁微创外科新理念课题。
2.学会举办的有关学术会议有:(1)2007年西迁节,在郭敬胜院长的支持下,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社会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伊犁晚报等新闻媒体现场采访贺元秀会长和佘吐肯副教授,并在伊犁晚报做了报道;(2)2010年6月,与人文学院联合举办伊犁学学术研讨会;(3)邀请吴元丰,焦建成为锡伯语言文学本科班和部分学会成员作学术报告;(4)佘吐肯副教授应中共察布查尔县委宣传部邀请作锡伯族文化研究报告;(5)贺元秀教授、佘吐肯副教授、安英新研究馆员作为伊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参加审定州级项目和推荐自治区项目。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西迁节纪念活动,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
1.每年西迁节坚持举办纪念文艺晚会,邀请州、地、市领导出席纪念活动并讲话;
2.2007年11月18日,在伊犁州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收获的金秋”王玉翠舞蹈作品展演。
3.2009年5月--日,在伊犁州体育馆举办纪念锡伯族西迁245周年贝伦舞大赛及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4.2008年12月27日晚上,在伊犁师范学院科学会堂举办来自澳大利亚的锡伯族青年演奏家关键钢琴独奏音乐会,三百多名锡伯族同胞观赏。
5.坚持在《伊犁日报》、《伊犁晚报》推出西迁节纪念专栏或新闻报道。
(六)重视与区内外学会交流
从2006年到2011年,学会先后选派关伊梅、关世忠、贺元秀、郭永忠、郭敬胜、永卫东、安梅、郭玛丽、郭晓梅等人先后到区内外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西迁节纪念活动。同时,学会热情接待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匈牙利、台湾、北京、广州、东北三省的学术同行及代表。澳大利亚音乐人关寿清、台湾学者广树诚、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焦建成、电影导演广春兰、国家队射箭教练郭梅珍、国家第一档案馆吴元丰等都前来与学会进行锡伯文化交流。每逢西迁节向区内外学会或联谊会发送贺电,选派代表参加乌鲁木齐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的西迁节庆祝活动。
(七)开好一年一次理事会暨迎春联欢会
1.2007年1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在伊宁市鸿福酒楼13楼召开本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迎春联欢会。会议有副会长关世忠主持,贺元秀会长作学会工作报告,副会长何坚韧宣读2007年学会工作计划,副会长卾初亮宣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会费收缴及财务管理办法》,副会长郭敬胜宣读理事补选建议名单,学会理事兼会计郭秀玲汇报学会一年的收支情况。会议讨论通过《学会工作报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会费收缴及财务管理办法》和学会2007年工作计划。增选金永辉、郭建钢为副会长,增补刘英、英格尔、扎红英、文新、欧丽娅、顾新生、佟红荣等人为新的理事。迎新联欢会由郭永忠和安梅主持。
2.2008年1月13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在伊宁市鸿福酒楼13楼召开本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迎春联欢会,会议有副会长佘吐肯主持,贺元秀会长作学会工作报告,副会长何坚韧宣读2008年学会工作计划,副会长关世忠宣读表彰决定,学会理事兼会计郭秀玲作学会一年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增选佟瑞清为名誉会长、金永辉、郭建钢为副会长,富光清、富秀兰、白灵昌、佟浩、巴文良、关秀珍、永文兴吴彦清为理事。学会表彰2007年度先进工作者永卫东、关晓亮、安明、林海、郭秀玲、王玉翠。迎新联欢会由郭永忠、安梅、郝建华主持。
3.2009年1月10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在伊宁市鸿福酒楼13楼召开本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迎春联欢会. 增补白灵昌为副会长,学会表彰2008年度先进工作者永卫东、佟永平、郭秀玲、林海、安梅、关晓亮。
4.2010年5月6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迁文化学会在伊宁市友谊宾馆召开本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2010年西迁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