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五·七大学”的建与撤
1975年4月,伊犁哈萨克目治州组织赴内地学习教育革命参观团,由副州长莫合甫尔·艾拉(维吾尔族,1923-- 1994年,新疆察布查尔县人)带队,自治县由县委副书记韩秉海和我参加。我们第一站到大寨学习参观。第二站到北京。第三站到的是辽宁省朝阳农学院学习参观。第四站,赴上海学习参观。
其中第三站的学习参观是我们外出的重点。朝阳农学院新建在一个小土山坡上,坡下有条100多米宽的河川。河川内,有学生劳动运土填川造田,种有玉米、水稻,也大搞了水利、修渠灌溉农田,并修建有一座水磨,教室和学生宿舍周围都在植树造林,栽的树全靠雨水浇灌。
因朝阳农学院是全国学习教育革命的榜样,我们在那里住了三天,听了经验介绍的报告,实地参观了成效,还集中起来进行了讨论。
参观学习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县上,并将参观情况向县委主要领导做了汇报。
1975年5月20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朝农”走“五·七”道路的指示,中共察布查尔县委决定建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五·七”大学,县委副书记韩秉海兼任校长,副校长文清(锡伯族)主持日常校务工作。“五·七大学”不超过中等专业学校水平。校址建在县纳达齐牛录乡察渠南部克伯特琴泉水沟边,距离县城东南8公里。1979年6月25日,中共察布查尔县委员会决定撤销自治县 “五·七”大学。
十八、参加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83年的一天,我接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通知。通知说,在1983年初自治区召开的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我被选为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要求先寄去八张正面照片,务必于6月1日到自治区人大办公室报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加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共57人,6月1日至2日集中报到。4日上午北京派空军飞机来接,下午赶到北京。
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这次代表大会主要任务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决算。按新的宪法规定,充分发扬民主,选举和决定新的一届国家领导人员,组织新的一届国家领导机构这次是全国人民关注的一次代表大会。
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3年6月18日进行选举。会议选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副主席乌兰夫(蒙古族)。选出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若干名,委员长彭真、副委员长陈王显、韦国清(壮族)、耿鹰、胡厥文、许德#(7.彭冲、王任重、史良(女)、朱学范、阿沛·阿旺晋美(藏族),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藏族)、赛福鼎(维吾尔族)、周谷城、严济兹、胡愈之、荣毅仁、叶飞、廖汉生、韩先楚、黄华,秘书长王汉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选举赵紫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选举邓小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提名,选举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选举郑天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选举杨易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根据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任命万里、姚依林、李鹏、田纪云为国务院副总理,任命方毅、谷牧、康世恩、陈慕华(女)、姬鹏飞、张劲夫、张爱萍、吴学谦、王丙乾、宋平为国务委员。任命田纪云为国务院秘书长 (兼)
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彭真、赵紫阳、邓颖超、邓小平和乌兰夫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和参加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各少数民族委员合影留念。
1984年5月31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公布。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把它确定为实现国家统一的一项国策。
1985年4月10日,为了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根据宪法,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颁布实施,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经过实践检验,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公布实施。
十九、英勇的全国人大代表文合图
自1973年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开始有锡伯族代表,此后历届全国人大均有锡伯族代表了。
1973年的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塔齐山(锡伯族,农民,后任扎库齐牛录副主任)。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文合图。1983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肖昌。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汝光。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德光。1998年第九届、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关桂珍。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富春丽。
其中,文合图同志(1987--1989)有一段光荣的历史。1973年的秋天,他从山地割完麦子,骑马回县城途中,路过友友草滩时,突然看见有一个人跑出来,拦住从县城朝山地去的一辆槽子车,并把一匹马卸下后,骑上就朝西奔去。
看到这一幕,文合图怀疑那个人有问题,便催马过去问个究竟。马车是团结公社粮站卡萨克拜(哈萨克族)站长的。当时他正在拉一车小麦送到县粮站后,正在返回家的途中。
他告诉文合图:“那个人是特务,有手枪。”
文合图说:“你快骑上那一匹马去向县公安局报告,我去追他。”
正在急奔的特务见有人追来了,就开了一枪,未打着。文合图边追边大喊:“抓特务了,抓特务了。”
追至20多公里后,到了县羊场的南边,那里有羊场牧业队干部库尔满江(哈萨克族)的毡房。库尔满江看见一前一后两个人在追奔,以为是在叨羊。也就骑上拴在房旁的马追去了。快追上的时候,那个特务开了一枪,未打着。这时,库尔满江知道那个人是特务。他想到近处有羊场民兵卡德尔拜(哈萨克)家就掉头跑过去。正好卡德尔拜在家唱茶,一听库尔满江说有特务,卡德卡德尔拜(哈萨克族)家就掉头跑过去。正好卡德尔拜在家唱茶,一听库尔满江说有特务,卡德尔拜放下茶碗,背上枪,骑着马,就和库尔满江一起就又追了去。
在迫的过程中,库尔满江说:“他有枪,你开枪打他的马,抓活的!”卡德尔拜就开了一枪,未打着。
库尔满江说:“你跳下马去,趴在地上开枪。”
卡德尔拜下马,伏在地上,瞄准目标就开了一枪。这一枪正好打上特务骑着的马的前腿上,顿时马倒人翻。
库尔满江趁机追上去、跳下马就扑在了特务身上,卡德尔拜、文合图随后追到,把特务捆了个严严实实,并押住特务向县城方向走。正巧,县公安局的人赶来了。三人把特务移交给公安局的人后,就各自回了家。
经县公安局审查,这是一名高级特务,伊宁县人,属边民外逃时逃苏联的。1975年夏又越境到了我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这个特务移送给了伊宁县公安局,并于1976年在伊宁县被枪决。
后来,文合图、库尔满江、卡德尔拜三人被评为“县捕特英雄”。
背景资料7:文合图简介
文合图(1937——1989),觉罗氏,中共党员,察布查尔县依拉齐牛录人。小学毕业后回家务农。1973年秋,文合图擒获一名前苏联特务(经公安部门落实为高级特务),被评为自治区公安战线先进工作者,并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战线先进工作者和治安保卫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同时,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9年,因病去世,终年52岁。
二十、接待中央领导来县视察
1983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候补书记郝建秀一行在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自治区主席司马义·艾买提的陪同下来自治县视察。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到察布查尔县考察工作的国家领导人。
县委书记徐延祥亲自到伊犁河大桥迎接。
在县委会议室,由我作汇报。赵紫阳总理听取了当年察布查尔县的生产、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及锡伯族从东北到西部边睡屯垦戍边的情况。徐延祥作了补充。
半个多小时后,赵总理一行又到了县体委射箭厅。大厅内坐满了各族干部群众,西边坐的都是干部群众、东边坐的是县上的领导同志。赵总理作了简短的讲话,他要求“各族干部群众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发展生产。”并随后在射箭厅,与县级机关干部、部分群众代表接见并合影留念。
当时,射箭厅院内都挤满了各族干部群众。
在考察期间,赵总理对民族团结、发展经济等方面作了重要指示。
1984年8月6日,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一行17人,在自治区、伊犁州党政领导陪同下来自治县视察,县委书记徐延祥到伊犁河大桥迎接。徐延祥和我在县委宾馆一楼会客厅接待并作了自治县情况的介绍。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委长对自治县民族团结、农牧业生产、社会稳定表示满意,对自治县能将锡伯族的语言、文字保留并传承下来,表示由衷的赞叹并说:“这很不简单!”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这是第二次到我县。第一次是1961年11月6日。当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代表主席班禅额尔德尼·却吉紧赞、全国政协副主席包尔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县人民政协副主席帕提汗·苏古尔巴也夫的陪同下,于11月1日下午抵达伊犁。在伊犁停留的过程,专程视察了我县,看望了各族人民。
二十一、宁西县历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年6月11日至18日,宁西县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决定废除乌合达牛录制和千户长百户长制,调整合并为区、乡人民政府。讨论了镇压反革命,反对买卖婚姻和全县人民大团结等问题。宣布由伊犁专署任命塔依尔·达吾列提(塔塔尔族)为县长,图奇春(锡伯族)为副县长。
1950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宁西县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00人,县长塔依尔·达吾列提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讨论解1950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宁西县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00人,县长塔依尔·达吾列提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讨论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发动群众,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等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决议。最后县委书记吕书记发言中要求各级干部深入群众,为各族人民多做好事。做好征收爱国公粮工作。县长是塔依尔·达吾列提,副县长是图奇春。
1951年3月9日至13日宁西县第三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与会代表87人,县长塔依尔·达吾列提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50年征粮工作和第二次代表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讨论了农牧生产发展问题。县长是塔依尔哒吾列提,副县长是图奇春。
1951年11月2日至6日,宁西县第四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与会代表85人,县长塔依尔·达吾列提作政府工作报告,传达了新疆人民政府1951年农业税暂行条例和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精神,会议号召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积极投入减租反霸,抗美援朝运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同封建剥削势力作斗争,做好秋收工作。县长是塔依尔·达吾列提,副县长是图奇春。
1952年3月4日至7日,宁西县第五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与会代表114人,县委书记吕兴银代表县人民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讨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完成减租反霸、支援抗美援朝,投身土地革命、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镇压”运动等问题。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五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17人。县长是塔依尔.达吾列提,副县长是图奇春。
1952年11月2日至6日,宁西县第六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宁古齐牛录县城召开,与会代表%人,会议传达了《新疆省关于执行土地改革法的若干问题的规定》,吕兴银书记就今冬明春在全县农业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问题作了报告。会议讨论了土改中保护富农经济,保护畜牧业,工商业、宗教界土地等几个具体政策问题。选举产生了宁西县第六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13人。沙陀当选为县长(锡伯族),阿瓦斯汗·达路拜(哈萨克族)当选为副县长,会议决定成立宁西县人民法院,院长由沙陀兼任。
1953年3月18日至20日宁西县第七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与会代表88人,县长沙陀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1950年至1953年经济恢复时期的政府工作,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年的工作任务。县长沙陀,副县长阿瓦斯汗·达路拜。
二十二、第一至第十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3月17^25日,宁西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参加大会代表100人,实到代表92人,锡伯族36人,维族27人,哈族28人,汉族3人,回族、蒙古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各1人,男85人,女15人,大会主席团14人组成,大会是解放四年来,县经过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减租反霸、土地改革、普选等运动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大会主席团14人组成,县长沙陀代表县人民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大会任务三项,一是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决定今后政府行文以锡伯文为行使职权的主要文字,对上行文应附汉文和哈萨克文,对下行文附维、哈两种文字。(根据民族居住地区而定)。三是宣布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区(县级)成立。选举产生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沙陀(锡伯族),副主席阿瓦斯汗·达路拜和吐尔汗·阿西尔(维吾尔族),政府委员19人,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区人民政府向毛主席发了贺电,表达人民的感激之情。
1955年2月5日根据宪法规定重新统一调整县一级的自治区名称改为自治县,主席改为县长、副主席改为副县长,2月16日根据新疆省人民政府办政字0076号《关于新疆省相当于县以上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全衔名称统一抓定》,其中原规定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区人民政府全衔名称为“新疆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委员会”简称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委员会。
1955年11月6日在宁占齐牛录召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经过普选选定的代表107人,实际参加的锡伯族33人、维吾尔族27人、哈萨克族22人、汉族10人、回族2人、蒙古族1人、柯尔克孜族1人。县长沙陀作了一年来的人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并提出批评建议。大会通过了工作报告,基本完成了县制定的计划任务。大会决定,全县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对私 营工商业者及对私营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
大会决定,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区改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1956年12月13日至17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应到代表107人,实到91人,代理县长郭基南作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
进行大会讨论,提出批评建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形成了继续巩固和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和整修察布查尔大渠的决定。大会深入讨论的问题有:(1)组织农民加入高级社。(2)进行新农村技术改革,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努力。(3)在锡汉族地区发展养猪业。(4)认真贯彻各种税收政策。(5)加强教育、卫生和扫盲工作。(6)贯彻新婚姻法,禁止买卖婚姻等问题。
选举产生县人民委员会委员21人,县长郭基南(锡伯族),副县长别肯·阿都吾木别克(哈萨克族)和阿布都米力克·霍加阿布拉(维吾尔族),选出县人民法院院长钟锦太(锡伯族),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春保(锡伯族)。
大会提出新的一届人民政府的任务是整顿、巩固提高农业生产合作社,推行农村技术改革,实现农业机械化;坚持党的牧区政策,积极领导慎重稳进的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逐步实现对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副业生产,锡、汉地区大力发展养猪业;逐步完成对手工业和私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5月14日至19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定代表107人。大会传达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精神。大会审议通过了郭基南县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县1957年财政决算和1958年财政预算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委员会委员23人,县长郭基南、副县长别肯·阿都吾木别克、吐尔逊·伊米尔(维吾尔族)、巴彦图(锡伯族),选举人民法院院
长钟锦太,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增林(锡伯族)。
1961年3月11--13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定代表107人,实际参加91人,因事因病未能出席16人。政协委员和县委各部、政府各局负责人列席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副县长吐尔逊·伊米尔所作的《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沙德克江·乌买江作的《自治县财政预算工作报告》、华富民作的《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大会上县商业局局长赵青、县公安局局长忠信发了言。大会通过了三个报告,形成了“巩固整风运动和反右、反地方民族主义和破坏活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夺取农牧业全面丰收”的决议。
大会选举产生县长、副县长。吉庆当(锡伯族)选为县长,吐尔逊·伊米尔,祖尔哈里·哈里堂(哈萨克族)当选为副县长,选出法院院长华富民(锡伯族),吉庆、韩少杰、巴彦图、殷登保、常里善、努尔顿、扎伊尔等十七人当选为人民委员会委员。在四届二次会议上选举吉庆等12名为出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1963年6月7日至11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定代表107人,实际参加82人,列席17人。大会听取审议副县长吐尔进·伊米尔作的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沙德克江.乌买江作的财政预决算报告;华富民作的县法院工作报告。华富民作的县法院工作报告。
大会提案共85件,农林牧方面的40件、工商方面的12件、计划建设方面的11件、经济方面的1件、文教卫生方面的6件、粮食方面的1件、邮电方面的2件、公安方面的4件、财政方面的2件。形成了大会决议,大会肯定了两年以来的工作成绩,指出:“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分粹了现代修正主义的破坏活动,度过了国家困难时期,取得了自治县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大会号召,全县各族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继续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取得更大的胜利。大会选举产生了县长、副县长。吉庆当选为县长,吐尔逊、伊米尔、张俊怀、祖尔哈力为副县长。吉庆、袁新等21人为政府委员。选出州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人。
1965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大会代表10?人,缺席30人。大会听取和审议吉庆所作的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沙德克江。乌买江作的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华富民作的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通过了三个报告,形成了大会决议。大会指出:自治县1964年农业生产丰收、工交、财贸、文教补卫生等各方面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颠覆破坏活,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去 ,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大会选举产生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六届人民委员会委员24人,县长吉庆、副县长张俊怀、阿里木别克·阿尔肯(哈萨克族),扎依尔·伊吾拉(维吾尔族),法院院长华富民(锡伯族),选出州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人。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因为遇到文化大革命,所以没有 按时召开。1969年5月—1983年2月为革命委员会时期。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开始,初期的县长为吉庆,副县长:张俊怀、阿林别尔地。
1969年5月29日至31日,一部分农、牧、工代表和造反派代表(头头)集中在县城召开代表会议,成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革命委员会,会议传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关于成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革命委员的批示》,宣布人员安排名单,代表鼓掌通过。县革委会主任李高明(军代表)、副主任藏西福(军代表)、赵志高(锡伯族军代表),李喜禄(军代表),王保山(群众组织代表),王家义(群众组织代表),常委7人,委员43人。接着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讨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还强调要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做好三支两军 工作。搞好“斗、批、改“和”清理阶级队伍“工作。革委会是军(队)干(部)群(众)代表”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标志着夺权任务的基本完成,是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以此代替第七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1983年3月9日至15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代表200人,实到代表187人,大会主席团25人组成。大会秘书长尚德厚,副秘书长华富民(锡伯族)、别肯·阿都木别克(哈萨克族)。
大会议程是:1.听取审议,关朝进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听取审议,齐玉木所作的《1982年财政决算和1983年财政预算工作报告》。3.听取审议安彭林所作的《人民法院工作报告》。4.听取审议赵清所作的《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5.听取审议郝广林所作的《大会提案审查报告》。大会讨论通过了以上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恢复四月十八日(农历)为锡伯民族的节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决定设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决定撤销县各级革命委员会建制,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大会选举产生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巧人,主任肖昌(锡伯族),副主任华富民(锡伯族)、阿布力孜·牙生(维吾尔族)、别肯·阿都吾木别克(哈萨克族)、董仲谊、阿山江·吾买尔(维吾尔族),墨尔根拜·阿克拜(哈萨克族)、阿布都拉肉孜(维吾尔族)、锡林(锡伯族)、杨秀英(女、回族)、纳木夏(女,蒙古族)、郝广林、关伊梅(女、锡伯族)、王志英(68团团长)、加阿尔深·巴衣达吾列提(女,哈萨克族)为委员。选举产生第八届人民政府县长关朝进(锡伯族),副县长于秉德,巴旦。杜南拜(哈萨克族),吐尔迪·托合提(维吾族),安少青(锡伯族);选出法院院长安彭龄(锡伯族),检察院检察长赵清(锡伯族),选举产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七届人大代表25人。
1984年7月2329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代表200人,实到177人,大会主席团23人组成,秘书长是阿布利孜·牙生,副秘书长是扎英梅(女,锡伯族)
大会的议程是:1、听取审议关朝进县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听取审议齐玉林所作的《1983年财政决算和1984年财政预算工作报告))。3.听取审议肖昌的所作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4.听取审议安彭龄所作的《人民法院工作报告》。5.听取审议赵清所作的《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大会讨论通过以上报告和全县普及初等教育的决定诱会选举产生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5人,主任肖昌,副主任董仲谊、阿布力孜·牙生、巴旦·杜南拜、扎英梅(女)、阿山江·吾买尔,委员库尔班·斯依提(维吾尔族)、郝广林、杨秀英(女)、库万尼西·努斯巴(哈萨克族)、全禄(锡伯族)、尼斯布汗·马孜木(女,哈萨克族)、巴沙(蒙古族)、关伊梅(锡伯族)、王志英,选举产生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关朝进、副县长于秉德、伊孜木拜·木尔扎胡尔(哈萨克族)、吐尔迪·托乎提,安少青,选举安彭龄为县人民法院院长,赵清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后两名委员库尔班·斯依提和巴沙调离,免去委员职务。补选哈米提·阿洪拜(维吾尔族)、蒙库瓦德(蒙古族)为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1987年7月29日至8月2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当选代表170名,164名代表出席。大会主席团由17人组成,大会秘书长是扎英梅(女)。
大会的议程是:1.听取审议关朝进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听取审议肖昌所作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3.听取审议赵兴保所作的《县1986年财政预算和1987年财政预算工作报告》。4.听取审议安彭龄所作的《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5.听取审议赵清所作的《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产生察布查尔锡伯自治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巧人,主任肖昌,副主任巴旦·杜南拜、扎英梅(女)、吐尔逊·热衣木(维吾尔族)、蒲显楠、那斯尔丁·那斯尔(维吾尔族)、王启超。委员吴金才(锡伯族)、赵文跃、关伊梅(女)、咚肖芳(女、锡伯族)、库依齐拜、阿比巴依(哈萨克族)、哈米提·阿洪拜(维吾尔族)、马菊花(女、回族)、努尔坦霍加·巴哈别克(哈萨克族)。大会选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郭建中(锡伯族)、王守敏、吐尔迪·托合提、伊孜木拜·木尔扎胡尔。选出法院院长文良(锡伯族),检察院检察长华富元(锡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