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回忆访谈篇
>
一步一个脚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八任县长(佟瑞清)
一步一个脚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八任县长(佟瑞清)
发布时间:2023-04-16 22:16
267

1963年9月16日出生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爱新舍里镇,1979年考入伊犁农校学习植物保护专业,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伊宁县青年农场,1985年12月调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987年1月任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1989年9月至1991年7月在西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大专班深造,1993年1月任孙扎齐牛录乡科技乡长,1994年9月至1995年11月在西北农业大学攻读“农业经济及管理”硕士学位。1996年1月任孙扎齐牛录乡乡长。1998年3月至2001年任扎库齐牛录乡党委书记。2001年至2003年1月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委常委、副书记。2003年至2007年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2007年11月至今任伊犁州人大副主任。

我任县长期间坚持低调做人、高效做事的原则,立足县情、着眼长远、尊重历史延续、面对客观现实、科学谋划县域经济社会统筹快速健康发展。最大限度赢得社会各界对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持。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科学民主决策重大问题。深入工作一线,掌握实际问题,坚持在一线及早解决问题。广泛听取不同意见,赢得社会各界支持。

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我作为一名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委土生土长,并且一直在基层经受锻炼的年轻县长,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暗暗发誓要好好为家乡谋福利,不能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失望。2003年上任后,面对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农牧业发展相对落后,老百姓生活还很困难的情况,多次打报告给国家民委及自治区党委政府,请求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列入国家级贫困县、边境开放县,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尽快实现脱贫致富。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达成心愿,2002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2006年3月,都拉塔口岸正式开放运营。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我任县长期间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自治县发展根本大计,先后实施了一批乡村街道改扩建、土地整理、农田水利、扶贫开发、安全饮水等为民办实事工程。修建完成了伊昭公路、县城至都拉塔口岸公路、伊犁河二桥、锡伯风情园、中心广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清水湾度假村、集快乐园。新修省道313线、积极申报南岸大渠项目,于2004年立项开工,2008年正式通水。2007年伊犁河南岸防洪堤及察南渠水利配套工程等。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优惠政策

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天佳面粉厂、沁源油脂厂、金龙水泥厂、新汶集团、巴口香食品公司、伊欣棉业、山鑫煤矿等。把发展畜牧业、棉花、水稻作为重点,把7000亩苜蓿草扩建到13万亩。200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7万元,2007年增至4726万元,5年平均增长19.82%。2002年固定资产投入2亿元,2007年接近9亿元。2003年至2007年投资增幅52.87%。

四、重视文化教育科技

传承弘扬锡伯族优秀文化,积极抢救频临消失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任县长期间,先后组织申报锡伯族西迁节、贝伦舞、朱伦呼兰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立项7个国家级名录项目,为伊犁河谷申报非遗工作开了好头。

我任县长期间,全力支持有关锡伯族语言文化研究著作的出版,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先后资助出版了佟加·庆夫著《中国锡伯族双语研究》《锡伯族礼仪文化》,佟加·庆夫、佟清林著《锡伯族风情录》,郭建中著《耕耘录》,金永辉、王刚著《新编锡伯族民间故事》、关永兰歌碟《唱给母亲的歌》等。在锡伯民俗风情园创建了锡伯族著名书法家格吐肯书画展厅。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资建设察布查尔县一中、三中教学大楼、计生办公楼、法院办公楼、检察院办公楼、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等,改善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办公条件和县容县貌。  

五、心系家乡发展

2007年底,我因工作需要离开察布查尔县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副主任,但始终心系家乡,帮助支持家乡发展,协调有关部门上报水利、农业、畜牧业发展计划,包括商砼站项目、养殖项目、薰衣草种植项目等。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兼任伊犁州西迁文化学会名誉会长,鼓励学会大胆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办好一年一度的西迁节,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2015年西迁节前夕,我发表的诗歌《锡伯人》被伊犁州西迁文化学会郭笑媚等文艺工作者谱曲改编成大型歌舞剧,在西迁节晚会上大放异彩,能给家乡和自己的民族做点有意义的事让我感到很欣慰。

(富秀兰于2015年6月20日在伊犁州人大佟瑞清办公室访谈)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