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锡伯族资料库
>
专题库
>
回忆访谈篇
>
艰难的探索、初步的成果——参与锡伯族文化工作20年回顾(那启明)(一)
艰难的探索、初步的成果——参与锡伯族文化工作20年回顾(那启明)(一)
发布时间:2023-04-16 22:20
964

2010年的61日,是我义务从事民族工作的第20个年头,在同胞的帮助下,我为锡伯族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对此我非常高兴与自豪,因为我是锡伯人的子孙,能为民族工作倾心尽力,就是再苦再累我也是无怨无悔的。

从社会调查、组成学会到出版《大连锡伯族》一书,我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对大连锡伯族发展的20年做个回顾是必要的,当今,学会的中、青年骨干力量已基本形成,我们要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与时俱进、发展自我,使大连锡伯族立于民族之林,使学会健康地发展下去。

一、我是怎样干起了民族工作

1980年,当我从飞行干部改做政治工作后,中央广播电台、《解放军报》报道了“锡伯族飞行员那启明当上某航校政委”的一则消息。这个消息传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后,引起那里同胞们的重视。198410月,在东北财经学院进修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财政局干部关玉成,率领新疆在理工大学学习的学生傅荣昌、傅金生找到了我的家,使我与新疆的锡伯同胞相识。在关玉成陪同下,拜访了由他找到的省人大代表、辽宁师范大学鄂永昌教授和辽宁省化工研究所工程师、大连市政协委员葛鹏举。之后,我曾写信给省市民委,想找有关锡伯族的学习材料,也给市民委写信要求参加民族活动。19854月,大连市成立民族志编写组时,鄂永昌同志推荐让我参加这项工作。一天,民委干部徐桂芳来到我家说明了请我参加编写民族志工作。我当时想的不是下乡的艰苦,而是自己只有初中文化难以胜任,未能接受。又过了几天,鄂教授与关玉成来到我家说:你现在离休了,有时间身体又好,民族的事你不干谁干?文化水平低,我们可以帮忙。关玉成接着说:调查我可以抽时间参加。这不是个人的事,是民族的要求。我无理由推辞了,随即向干休所领导报告了此事,经沈空政治部批准后,61日去编写组报到了。

二、开始社会调查

调查开始时是在编写组统一组织下进行的,我们到南山图书馆、师专图书馆查阅资料,一无所获,又到庄河县塔岭乡对寇姓的族籍进行调查研究,只是学习调查的方法。620日编写组到瓦房店市民委,听取了他们对本市的少数民族情况介绍。会后与关玉成到县志办,他们介绍说:东岗乡关姓有花良阿任过昭陵总管,并说还有家谱。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单独调查。对复州大地并不陌生,1955年在二十里铺机场飞行半年多,过去是在空中熟悉地形,今天步行在公路与小道上,这种空地间的转换真是别有“风味”。

到东岗乡找到文管所曲良喜,在他陪同下到喇嘛庙关明乙家看到关氏写在白绫布上的家谱,即“……锡伯,御玉军汗之子名超墨尔根衔”,后来经研究:皇太极于16359月说:席北(锡伯)乃超莫尔根之裔,这个关氏超莫尔根衔,正是皇太极讲过的锡伯族知名人士。在复州城横山书院逄馆长请来了二中温贵深老师介绍,他听父亲说过复州的锡伯有关、吴、温、高、傅几大姓,又陪我们在书院内看到东岗乡花良阿总管的满汉文碑和关氏贞节碑,碑上刻有陈锡伯,都是研究锡伯族史的最珍贵的资料。在三台乡沙坨村发现了赫姓;高力城村关宗树家发现了“喜利妈妈”,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锡伯族供奉的实物。在杨家乡找到了温姓;二十里堡乡找到了傅姓,石碑上刻有“古什伯(即锡伯)入陈满洲籍傅佳氏。乡工业办傅明阳给借了一台汽车,到驼山乡考察了吴姓、赫姓,太阳升乡沙坨子找到高姓。在大连市民委的汇报会上,我们将10天来搜集到的资料和照片做了汇报,得到包国相主任的好评。主任征求还有何困难时,我回答说,瓦房店市锡伯族人口多,一个人对深入调查有困难,想召开一个各姓认识的联络员会议,请他们帮助调查,当即得到主任的批准。1985817日,在瓦房店市老虎屯乡召开,有锡伯族代表25人,瓦房店市民委干部关凯、马洪太出席,他们还通知了锡伯族人口多的乡镇乡志办负责人出席。省锡伯族志编委韩启昆等3人也闻讯前往指导。由瓦房店市一中教师关世辉、高甲复负责会务,写有《大连市锡伯族志撰写座谈会》横幅挂在会场,由关长城(三中校长、市人大常委)介绍锡伯族源流;关东媛(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介绍锡伯族的南迁盛京和西迁伊犁;葛鹏举(辽宁省化工研究所工程师、市政协委员)介绍出席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立30周年盛况;那启明介绍对复县(今瓦房店市)的初步调查情况;王俊(省锡伯族志编委)介绍了编写民族志的原则;鄂永昌(辽师生物系教授)、全泽均(民族处长)讲了话。瓦房店市民委干部马洪太评价说,会议开得很成功!王俊认为大连的调查起步晚,上来的快,成果明显。会议得到老虎屯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参加会议的人大多数都是一面之交,为了民族工作招之即来,最感人的是,关东媛将孩子放在家里出席会议,葛鹏举到北京开会如期赶到会场。这次会议对各乡的深入调查,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议之后我又自费调查了老虎屯乡三家村南沟(达子沟)找到韩姓、高姓; 三台乡大房身村徐姓和三台乡王坎村(达子营)傅姓;在温贵深老师陪同下,在复州镇西瓦村杏树园找到高姓;在莲花村找到关姓;在黄村找到关、高姓。至此,对瓦房店锡伯族姓氏基本查清,人口由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1644人,至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1 971人。

对金州的锡伯族调查难度很大。历史上有记载就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拨锡伯兵159名。据编写组长提供,金州大魏家镇有不少锡伯族的先人。我们随即组织关玉成,在师专进修的关世辉和次子那磊共4人前往调查。在镇政府附近调查两个村未找到一个锡伯人,第二天我与关玉成到后石村,还是没找到。葛鹏举在参加市政协会议时,有位叫吴再兴的民政局干部对他说“向应乡三家子吴姓是锡伯族不是满族。”我与葛鹏举前往调查,在连庄村八家子找到吴金锡老人,他说吴再兴是他的侄子,吴姓是锡伯达子族绝对没错,并提供了羊圈子,土城东三家子,果木房等村吴姓都是锡伯族。金州锡伯族在供奉上有一个人所共知的特点就是供“子孙妈妈”在西北角,这与新疆社会科学院肖夫同志说法一致。另外,由于锡伯族地位的关系,将锡伯人住的村屯叫达子营、达子屯。查到有三十里堡的上、下达子屯为雷姓;亮甲店镇永丰村达子屯为赵姓;向应乡徐屯村达子屯为关姓;四十里乡达子屯为吴姓;七顶山乡达子营为傅姓; 原属金州(今普兰店)的大刘家镇达子屯为刘姓。

19875月,辽宁省成立锡伯族史学会时我被选为副理事长,1988年根据辽宁省锡伯族史学会的研究课题,又责成我对凤城县锡伯族进行社会调查。凤城是我的故乡,又是我抗美援朝的空中战场,对山川公路的地貌十分熟悉,可以称得上是“故地重游”,把突破口选在我的出生地蓝旗乡。调查中发现凤城锡伯族与东沟县、岫岩县的锡伯族有联系,又扩大了对东沟县、岫岩县的调查,8年期间从大连到丹东调查去过16次,累集200余天,走访了26个乡镇,上百个村屯,找到一位在清末任命为“顶戴花翎的凤凰直隶抚民府正堂、兼管八族事务的官员谈国恒聘为师范学校教员,城守尉多隆阿聘为八旗两等学校校长。在关、沈、何、那等姓家发现了供奉祖宗偶像,有3家供奉的据说是生殖信仰,是父系社会传下来的遗物。

在对复县、金县、岫岩、风城、东沟5个县锡伯族调查中,深深感受到了民族亲情,在丹东地区主要吃住在亲戚家,真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当大家得知我是自费调查时,主动赠千元的有何志武、吴世香、那静彦;赠给500元的有吴德瑄、吴玉侠和白雪等。

在金州我选择了战争年代的“根据地”。那是在1987年的3月,我到华家乡想去新石村考察吴姓,在乡政府未借到自行车,这时我想起了向应乡达子屯关庆,1985年底调查时他留我住过,为了节省时间还是到他家去,就不回大连了。我乘长客到亮甲店,然后步行10里到了他家,第2天骑上他的自行车考察了吴姓;又到兴隆考察了赵姓;到苏屯村考察了徐姓。86岁的徐世功老人说,小时听爷爷讲:“金州锡伯达子有8姓:高、白、雷、傅、关、徐、吴、赵。”找到了对金州锡伯族的见证人。下乡调查时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或步行,在岫岩县洋河乡样岭村采访那景兰老人,之后要到几里外的墓地考察石碑,她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那景兰叫儿媳骑车送我,骑了几十米看她很吃力,我与她换了座位。在瓦房店市太阳升乡潘大村要过河考察于姓,因是深秋水凉,赵振江套上牛车、铺上褥子像小时送亲坐的车一样,使人十分感动。

对丹东地区锡伯族调查最困难的是岫岩县。1699年南迁岫岩锡伯兵为82人,有分到庄河县的,有回迁黑龙江省双城堡的,1764年又拨往伊犁30人,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为46人。岫岩县民委主任关洪生说:是从金州二里堡迁来的锡伯人,住在二里堡镇。他还提供岭沟乡何姓是锡伯族。岫岩县志记载,红旗营关姓是西伯即锡伯。到哨子河乡西甸子祖父的姥娘家是锡伯族刘姓,凤城县红旗镇沈家甸子的沈姓提出大营子镇沈家堡子沈姓,荒沟温姓是锡伯; 据察县七乡那音生家谱记载,岫岩城镶蓝旗拔伊犁。在洋河乡样岭村找到那姓家谱上写有,原籍西伯人岫岩镶蓝旗。就这样一个姓一个姓的去调查核实,只有岭沟乡塘岭村何姓一直报锡伯族,共找到温、沈、刘、关、何、那6姓,分布在6个乡;人口变化也很大,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时岭沟乡为32人。1990年为26人;红旗营关姓为19人,到1990年为零。

在农村调查时,锡伯族多居住在离乡镇较运的地方,走到哪里我就吃住在哪里,不能提及交饭钱的事,因为是为了民族事业,到谁家都把自己当成客人,留宿、吃饭最多的,是在瓦房店市温贵深老师家了。在太阳升乡大河沿村高广金家,他的母亲还为我包了饺子,8月的夏天,蚊蝇多,晚上他妻子把孩子领到邻居家找宿,我和广金睡在大蚊帐里,心里特别感激。

在对大连市内锡伯族调查时,一个依据是1982年人口普查时各区123人,分布在29个街道和郊区镇,另外就是民委有一个40人的锡伯族名单,就是从街道上查,按名单去找,在我调查的基础上,印刷三厂的何斌,木材厂的赵志述再次调查,又找到不少外地在连工作及亲属,通过对金州各乡镇调查提出在市内工作及家属,共找到373人。

社会调查是件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又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对几个姓做了认真地考证。

到凤城县蓝旗乡镶白旗那志福家发现供奉有祖宗匣,家族排辈称他是叔父,我提出看看祖宗匣里装的实物,他同意了,是在一根木棍上缠有多色布条;发现匣中另有3个纸包,当提出想打开看看时,老人不同意,怕给弄错位置。我想了一个办法,他是和孙媳一起生活,还有一个3-4岁的重孙子,我给他照张彩照,就回大连了,把相片洗好后,先给他寄去,一个月后我又去了,见面时先问他相片收到没有?怎样!老人很高兴地说:“收到了”。我提出:还想看看几个纸包,他沉思了一会答应说:“好!”将祖宗匣请下来放在炕上,打开小门,将纸包取出放好,打开第一个纸包,里边放的一块有16开纸大小的兰绸布,另两个纸包各放一对男女偶像,照完相放回原处,他说:这个祖宗匣从他爷爷在世到现在从未打开过,就是你来了才打开,别人谁也不行。

对锡伯族原姓氏的考证。在瓦房店市三台乡沙坨子村一户赫姓1982年改为锡伯族,是驼山乡赫家营迁出来的,赫家营石碑上刻有巴尔虎旗。乡政府干部说,赫与寇姓(蒙古族)闹矛盾时说赫姓是随旗的,赫喜宽说,赫姓是锡伯无疑。分析认为,满族是当权,不可能随巴尔虎旗,蒙古更不用随巴尔虎旗,认为赫说的有道理。十年后,出席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召开的锡伯族古籍文化研讨会时,请伊犁师范学院通满语和蒙古语的佘吐肯教授,他看完了家谱后结论说,从家谱记的名字来看,是锡伯族无疑。

又如在金州建筑设计院找到一位叫徐宗基高级工程师,也是后改为锡伯族。他给我看了家谱,还写有“鲜卑“二字,我问此二字是何时写上的,他说是在60年代在西北民院工作时,一位教授看了家谱后说是锡伯族才改为锡伯族的。我专程去大魏家镇徐家村调查,听徐姓老人介绍,纯属满族习俗,“鲜卑”二字是徐宗基后加上去的,这个徐家属于满族的。所以,社会调查必须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去考证。

 

2023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