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游赋》 佟兆飞著,32开本,10万字,2006年1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系作者散文、诗歌、游记、评论等之汇编。内容:作者的话、我的嗜好——答医问、“四无”歌、读郭基南诗集《心之歌》后题咏二首、临湖感怀、水上歌声、寄神交、乌山满雾咏、榆树曲径吟、遥寄公司职工、遥寄家人、乌拉泊咏景(一)(二)、莫负生年志——寄友人兼自勉、红雁池湖畔吟诗(八首)、五古:赞美与奉劝——赠勉张美玲同志、诗谑二则、题咏三首、赏菊有感、分工谣、歌颂和感谢亲人解放军、军民团结保卫和建设新新疆、“秘书”怨、盘腿袖手等着吃、在区经委索款搞建设、山头吟、梦中吟(附二首)、渠边吟、雨后吟(一)(二)、中秋——古尔邦节诗咏、赞故知、醉酒吟——吾饮酒、晚秋咏景、记李宪云大夫搜烟、赠刘同珍同志、“美青年”、补遗(三首)、奉献者之歌、忆父亲。
《锡伯族今昔》 第十一期,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锡伯族分会编,16开本,5万字,2006年3月内部印行。内容:本会文稿:《省民族研究学会锡伯族分会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安排》;会议研讨发言:蔡纯生《古今锡伯族述略》、付兴泉《发扬民族精神,发展个体经济,齐心协力奔小康》、吴永波《紧密联系民族精神,全面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何志鹏《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趋势初探》、何婧怡《浅谈锡伯族民俗文化》;民族精英:何久成《从沙滩练字到奇石微书艺术家》、何志鹏《关柏春与“奇石微书”》、何久成《一位锡伯族老人的民族情怀——悼念家叔何叶尔·李力》;新疆来稿:《沈阳锡伯族家庙碑文中记载的原居地之思考》;风情览胜:《探访嘎仙洞纪事》;锡伯族文史研究新动态:关捷《国内目前最为详尽的西迁图》;简讯:《省民族研究学会锡伯族分会学术研讨会暨哈尔滨锡伯族“四一八”西迁节庆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历史 民族 文化》 贺灵、佟克力著,32开本,36.8万字,2006年4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为:第一编,历史,第一章,清代伊犁与民国时期的锡伯族,论述伊犁驻防八旗、伊犁满营、新满营、索伦营等;第二章,俄苏学者与伊犁,叙述俄苏学者对伊犁、满族、锡伯族资料的搜集与研究;第二编,民族;第三章,民族与现代文明,论述民族的现代化、民族的素质、民族意识、文化出版与民族素质等;第四章,民族传统与文化,阐述民族的文化选择、传统文化、民族的排异性;第三编,文化,第五章,西域地名文化,论述西域地名的文化意义、历史地名、西域地名语属语意类型、新疆各市县名称的演变;第六章,萨满教文化;第七章,锡伯族的心理素质与文化心理;第八章,满文与锡伯文;第九章,古籍文献文化;第十章,新疆地域文化与出版;第十一章,新疆地域出版文化,阐述出版文化在新疆地域文化中的地位等问题。
《锡伯族西迁》 《新疆历史画丛》之一,佟克力撰文,王晓玲绘画,64开本,5000余字,2006年6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记述了1764年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及保卫建设祖国西北边疆的历史贡献。
《学会通讯》 第15期,新疆锡伯语言学会编,编辑葛丰交,16开本,3.5万字。2006年5月内部印行。内容:学会工作:《新疆锡伯语言学会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格音保《新疆锡伯语言学会2006年工作计划》、新民《新疆锡伯语言学会有关会议摘要》、《锡伯语强化速成班开课》等;文章选登:李晓林《西迁节:一个民族的背景》、丁立军《新疆锡伯族对祖国的伟大贡献》、何玉清《锡伯今朝更美好——相关链接:西迁壮史》;东西往来与交流:关世善《访第二故乡散记》;学术动态:新民《“锡伯族西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锡伯族民间故事集成〉等两部书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民言《〈新疆锡伯族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获国家民委社科奖》等;新书介绍:民言《〈锡伯族研究文集〉问世》等;相关信息:《近期媒体对锡伯族人物的三则报道》;文献资料:《新疆锡伯语言学会会员近五年论著索引》。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锡伯族风俗志》 毛公宁主编,佟克力著,6万字,大16开本,2006年9月民族出版社出版。内容分如下章目:第一章,服饰风俗;第二章,饮食风俗:主食、副食、饮料、燃料、炊具和餐饮用具;第三章,居住风俗:居住环境与村落布局、民居类型结构及附属设施、民居的建造程序与礼仪、居住习俗;第四章,交通运输风俗: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设施、通讯联络手段;第五章,生产风俗:生产方式、生产工具与生产习俗;第六章,岁时节日风俗;第七章,人生礼仪风俗:诞生礼、婚礼、丧礼;第八章,社会风俗:家庭和宗族、社会交往;第九章,宗教信仰风俗:原始民间信仰、宗教信仰;第十章,禁忌风俗:婚姻禁忌、丧葬禁忌、饮食禁忌、交际礼仪与禁忌;第十一章,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民间文学;第十二章,竞技游艺风俗:体育竞技、娱乐游艺。
《历史的一页》 赵德明主编,文小龙副主编,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策划,16开本,收录近80幅图片,2006年11月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印制。内容:序(郭基南作);收录赵德林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的合影、何全喜、赵德明、舒慕同、图奇春、国文林、玖善、何继忠、中孚、哈振国、仲谦、肖夫、吴豪民、安吉志、伊福、顾永福、盛新福、石英、永善太、赵恩登、王登正、吴连胜、焦熙良、忠录、何文勤、郭陆英、佟福林、班吉苏、佟忠恕、顾永寿、郭忠尔、何文清、春晓光、佟松林、普海、焦永福、格吐肯、安西春、苏良保、赵元林、吴伯生、春荣、郭梅珍、汝光、格音保、保善、吴元丰、焦建成、关宝学等70余人的社会活动图片;十四位离休老干部简介;跋(赵德明作)。
《伊犁满营》 《新疆历史画丛》之一,佟克力撰文,倪泽玄绘画,64开本,5000余字,2006年12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记述了清代伊犁满族西迁的历史及保卫建设祖国西北边疆的历史贡献。
《伊犁索伦营》 《新疆历史画丛》之一,佟克力撰文,黄大连绘画,64开本,5000余字,2006年12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记述了清代索伦营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西迁的历史及保卫建设祖国西北边疆的历史贡献。
《锦州锡伯族》 关玉福编著,32开本,8万字,2006年12月锦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内部印制。内容:一、人口分布与增长;二、锡伯族的迁入;三、西迁戍边;四、最早的锡伯族村屯和姓氏分布;五、姓名的演变与失传;六、语言文字的演变与失传;七、风俗习惯与信仰;八、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与现状;九、革命传统与贡献;十、历史与现代人物;十一、社会活动与交往。附录:锡伯族抗日志士佟锡久、读《锦州锡伯族》有感、贺《锦州锡伯族》出版。
《锡伯语满语口语基础》 安成山、郭元儿著,锡伯文汉文合璧,大32开本,20万字,2007年2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分46课,书后附《词汇总表》。第1课为字母表和发音器官图;第2—11课为锡伯、满文字母分解,其中叙述了字母发音、语音分类、发音练习、音节拼读练习、生词以及练习;第12—17课为对话,其中含课文、生词、要点例释、练习等;第18—46课为小课文,主要有:相识、问候、家庭、年月日、在公共汽车上、商店、餐馆、在邮局里、在银行里、劳动、在维修部里、下雪、接待、旅游、锡伯族的饮食、洗衣服、借东西、休息、季节、爱惜、道德、道谢、水果、亲戚、比赛、勤俭、兴趣与爱好、人的性格、待人接物等。
《锡伯文化(39)》 新疆人民出版社锡伯文编辑室编,锡伯文汉文合璧,32开本,8万字,2007年3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郭基南《情感随笔》、韩富灵《故乡》、嵇南《激情澎湃庆西迁》、阿苏《疼痛的雅其纳》、管兴才整理、佘吐肯译注《喀什噶尔戍边歌》、贺耶尔·春英《难忘的教诲,无限的怀念》、陈潮华、关忠保《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在新疆高校普及后的思考》、关金花《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王雪莲《语文阅读教学浅探》、吴秀兰《浅谈新课改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关英杰《清末锡伯族军民的巩留大开发》、郭元儿《锡伯文图书出版发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几点思考》、赵春芳《锡伯族广播用语和几种文体播音的特点》、永寿林《接生婆的奇遇》、乔桂伍搜集整理《民间传说故事二则》、乔桂伍《沈阳怪坡及其胜景》。
《锡伯族西迁节》 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辅助材料,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编,16开本,文字5千,图片60余幅,2007年5月印行。内容:收录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共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立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察布查尔县计委文化局民委《关于要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文化生态保护区”立项的报告》、察布查尔县人民政府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锡伯族西迁节”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草案)》;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行政区划图、锡伯族西迁路线图、察布查尔八个牛录分布图;图片资料:西迁节纪念活动图片、锡伯族民俗图片、锡伯族文物古迹图片、锡伯文书法图片、各具风采的贝伦舞表演等。
《箭乡文艺》 2007年第一期(总第4期),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体局主办,主编文健,16开本,14万字,2007年8月内部印行。内容:文学天地:管兴才撰《喀什噶尔戍边歌》(佘吐肯译注)、锡伟男《察渠里飞出的小浪花》(组词)和《钢城无处不飞花》(组词)、宇星尘《夏牧场风情》、葛玉明《西迁颂歌》(舞蹈史诗)和《察布查尔交响曲》、金生《从长工到校长》(组诗);牛录看台:《把根留住》(小品)、葛玉明《美丽的察布查尔我的家》(歌词);两地交流:那启明和韩启昆《心连记,手足情——建国后锡伯族交往纪事》、关世善《难忘新疆行》;文史纵横:黄树仁《锡伯族婚姻习俗》;寓言故事:黄树仁《月牙河的传说》;学会通讯:《伊犁州“西迁”文化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伊犁州“西迁”文化学会章程》;文艺评论:何坚韧《抒发民族豪情唱响时代颂歌》等;学术信息广角:葛丰交《锡伯语言文字双语教学研究著作论文资料目录索引》和《锡伯族教育研究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等;双语教学:高英胜《“双语”教学有新举措》、佟永平《“双语”教学概述》;锡伯族教育:贺成绩《浅论尚学会对近代锡伯族文化教育的影响》。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史资料(第三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主编国文,32开本,10万字,2007年8月内部印行。收录柏雪木《素华曲》、燕玲《一个锡伯子女的传奇故事》、刘丹《寻访素华后人》、吐尔迪·阿布都里木《阿里哈木·苏尔坦与他的后代》、贺灵《民国时期锡伯族社会与文化》、张晓华《广玉清:锡伯族西迁后代的佼佼者》、佟克力《锡伯营镶黄旗佟佳氏家族与俄罗斯文化教育》、文克津撰肖夫译《辉番卡伦来信》、吴连胜著佟克力译《锡伯族骑兵连纪实》、燕玲《民族情,军营魂》、杜殿卿《我乡自有艺人出,独领风骚二百年》。
《锡伯族艺术服装:嘎善里飞出的彩蝶》 阿吉·肖昌、陈继秋主编,近2万字,2007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录64幅有关锡伯族服饰彩色设计图,其中多表现为舞台服装。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锡伯族卷》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编,主编贺忠德,副主编吴元丰、佟庆夫、贺灵、郭德兴,16开本,精装,80万字,参加写作者:贺灵、贺元福、郭德兴、赵春生、关宝学、佟庆夫、赵洁等,图片由贺灵、吴元丰提供,2007年10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内容如下:甲编,书籍类:一、宗教;二、政治、法律;三、军事;四、经济;五、文化教育;六、文学,含诗歌、散文、翻译文学;七、历史、地理,含历史、风俗、地理;八、医药卫生;九、谱牒,含家谱、谱单、族规、家规;乙编,铭刻类;丙编,文书类:一、政务;二、职官;三、军事;四、司法;五、经济;六、交通运输;七、文化教育;八、医药卫生;九、风俗习惯;丁编,讲唱类:一、传说故事,含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生活故事、讽喻故事、人物传说、童话故事;二、民间歌谣;三、戏曲;四、谚语。序言由贺灵执笔。
《察布查尔大地一个锡伯人的耕耘录》 郭建中著,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32开本,28万字,2007年10月内部印行。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的笔耕成果44篇。主要如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综合农业区划》、《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业经济调查》、《第一次访问故乡——沈阳》、《察布查尔县粮食基地建设意见》、《南疆之行》、《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锡伯人与察布查尔大渠》、《南岸大渠的前期工作》、《第一次出国考察》、《在中南海过国庆节》、《出访俄罗斯》、《新疆伊犁都拉塔口岸开放纪事》、《第二次访问故乡沈阳大连》、《清朝伊犁锡伯族功臣录》、《关于〈赴京城游记〉一文》、《关于婚礼歌》、《锡伯营镶红旗官兵三代丁册中的信息》、《辉番卡伦来信的历史信息》、《锡伯族历史方面的一些错误说法》、《明代清初锡伯部概况》、《关于锡伯族原居地》等。
《喀尔莽阿》 《新疆历史画丛》之一,佟克力撰文,曾多源绘画,64开本,5000余字,2007年12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记述了清代锡伯营总管喀尔莽阿的历史贡献。
《辛亥革命在伊犁》 《新疆历史画丛》之一,佟克力撰文,姜浩林绘画,64开本,5000余字,2007年12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记述了辛亥伊犁起义历史。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志》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主编罗成武,执行主编孙景昌,副主编吴有利,16开本,97.5万字,2007年12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分二十六编:第一编,建置区划;第二编,自然概况;第三编,人口;第四编,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五编,种植业;第六编,养殖业;第七编,林业;第八编;农牧机械;第九编,水利;第十编,工商业;第十一编,邮电交通;第十二编,财税金融;第十三编,综合经济管理;第十四编,政党团体;第十五编,政权和政协;第十六编,民政、劳动和人事;第十七编,政法;第十八编,外事、侨务;第十九编,军事;第二十编,教育、科技;第二十一编,精神文明建设;第二十四编,锡伯族西迁;第二十五编,民族、宗教;第二十六编,人物;附录:锡伯诗选、河南设治局所辖境内兵要地志调查书(摘要)、河南县志。
《锡伯族今昔》 黑龙江少数民族研究学会锡伯族分会编,2007—2008年第十二期,汉文,16开本。收录了沃岭生《三十年民族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科学发展引领我们开创新局面》、关立卓《围绕民族工作,努力做好学会工作》、卢范植《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名单》、《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推荐名单》、编辑部《省民族研究学会锡伯族分会会长(常务)会议的会议纪要(2007年)》、编辑部《省民族研究学会锡伯族分会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安排》、编辑部《省民族研究学会锡伯族分会会长办公(扩大)会议的会议纪要(2008年)》、吴占柱《在省民研会锡伯族分会会长办公(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刘文志《走改革开放之路,实现少数民族的大发展——双城市少数民族改革开放30年成就回顾》、那正俊《走向小康的那家岗》、温晓君和屈笑宇《试论锡伯族人的性格特征》、吴刚《弘扬西迁精神,传承锡伯文化》。
《光辉的足迹(慈父吉庆影册)》 嘎善文化传播中心策划,主编贺忠德,副主编文小龙,16开本,2008年1月内部印行。贺忠德、贺灵作序(何新民译锡伯文),全雅山、于世春、佟靖飞题词。内容:《沈阳太平寺碑文》、吉庆在工作中用锡伯文题词;吉庆与江泽民、王恩茂、赛福鼎·艾则孜、尉建行、巴岱、王汝之、全雅山等的合影、春几和永光《锡伯族著名县长吉庆》,配吉庆各类参观、考察、参加相关庆典、开会等图片;高栋《记伊犁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锡伯族退休干部吉庆》,配吉庆同各级领导参观考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与东西锡伯族同胞合影、参加相关座谈会、参观文物古迹点等掠影;吉庆《辽宁与察布查尔联手发展经济的设想》,配吉庆各类活动彩图;吉庆《锡伯族社会历史调查及〈锡伯族简史〉的诞生》,配吉庆相关图片;吉庆《家庙颂》,配吉庆与亲属等照片;安德海撰《吉庆同志碑文》;后记(何新民译锡伯文)。
《锡伯语语法研究》 (韩国)张泰镐著,汉文,39万字,2008年3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季永海作序。内容:前言、摘要、缩略语;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锡伯语概况,第二节,研究的动机和目的,第三节,使用的语言材料和方法论;第二章,语言:第一节,口语音位系统和音位变体,第二节,书面语音位系统和音位变体,第三节,语音变化规划,第四节,音节结构,第五节,重音,第六节,书面语和口语的语音关系;第三章,词法:第一节,实词,第二节,虚词,第三节,构词法,第四节,书面语和口语的词法关系;第四章,句法:第一节,词组,第二节,句子,第三节,复句,第四节,比较书面语和口语的句法及单词的使用;第五章,口语话语:第一节,准确性,第二节,识别性,第三节,焦点和主题;参考书目;附录:锡伯文字母与本书使用的罗马字母转写对照表、书面语与口语语言对照表——斯瓦迪斯词表、音位规则表、书面语——口语音节结构和元音变化表、英汉语言学术语词表等。
《锡伯族民俗文化》 《中国新疆民俗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王小平、侯汉敏主编,葛丰交、郭庆撰稿,图文并茂,16开本,6.3万字,附图100余幅,2008年3月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内容分八个单元:西迁万里、屯垦戍边的锡伯族:人口与分布、族源与历史、万里西迁等;生活民俗:日常饮食、服饰文化、家庭、物质生活、家谱、摇篮、生活禁忌;礼仪民俗:交际礼仪、社会风尚、人生礼仪;信仰民俗:原始自然崇拜及其遗风、明安朱拉、传统崇拜、庙宇和祠堂等;节日民俗:西迁节、抹黑节、春节、端午节、杭西;文化艺术:语言文字、民间文学、书面文学、翻译文学、弓箭文化、民间艺术;体育娱乐:射箭、摔跤、赛马、叼羊等;崇尚教育:教育发展沿革与现状、人口文化素质、科技。
《锡伯族简史》 国家民委“五套丛书”之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修订本),《锡伯族简史》编写组、《锡伯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写,保留并搬用肖夫执笔《锡伯族简史》、贺灵、佟克力著《锡伯族史》等书部分内容,施新荣、王鹏辉、王继平等编写,32开本,20万字,2008年4月民族出版社出版。内容:第一章,概况;第二章,族名与族源;第三章,上古至明代锡伯族先民:东胡、鲜卑、室韦及辽金元明锡伯族先民;第四章,清代的锡伯族;第五章,民主革命时期的锡伯族;第六章,锡伯族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生活;第七章,当代的锡伯族;第八章,锡伯族的文化:伦理道德、语言文字、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民间传统体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附录:大事年表;修订后记:说明了成书过程及其资料来源等。
《新编锡伯族民间故事集》 王刚、金永辉编,32开本,26万字,2008年4月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收录《寻神水》、《卖鱼郎》、《帮婚》、《报恩》、《夜诊》、《人鱼恋》、《食言》、《恶果》、《助战》、《酒坊》、《奇缘》、《狐狸报仇》、《嘱托》、《天赐子》、《铁公鸡拔毛》、《大龟》、《贪财》、《救命》、《友谊》、《大头妖》、《龙马》、《喇嘛》、《爱新舍里》、《争珠》、《凶宅变富宅》、《赔驴尾》、《虎皮》、《苦命女》、《后娘》、《图伯特》、《博勒果素》、《色布西额》、《锡吉尔珲》、《陶吉春》、《巴图鲁》、《莲花玛嬷》、《景寿》、《凯福》、《赛音哈哈》、《祥玛玛》、《绰吐尔》、《金琳》。
《大连锡伯族研究文集(第一辑)》 那启明、雷平编,16开本,28万字,2008年4月大连市锡伯族学会印行。内容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族源研究:锡伯族源流考辩、在蒙满八旗统治下的锡伯族、瓦房店驼山乡双山村赫姓石碑探析;第二部分,族名姓氏研究:锡伯族族名的研究、大连市锡伯族姓氏考;第三部分,迁徙研究:南迁300年与西迁235年、锡伯族的西迁及其贡献、锡伯族西迁精神永放光芒、献身祖国边疆的锡伯人;第四部分,家谱研究:家谱文化研究、浅谈瓜尔佳氏家谱、叶赫那拉氏的由来、图克色里氏家谱、苏慕禄(徐)氏家谱整理;第五部分,教育研究:锡伯族民族的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锡伯族信仰与价值观中的生态文化、锡伯族第一个女博士葛俊凤;第六部分,信仰崇拜研究:锡伯族信仰的初步考察、对锡伯族原始崇拜的研究、喜利妈妈与海尔堪玛法;第七部分,习俗研究:锡伯族妇女的生活习俗、复州锡伯族习俗、记忆中的老关家习俗、传说与故事;第八部分,社会调查:对复县(今瓦房店市)锡伯族社会工作调查、对瓦房店市郭尔吉(高)氏的调查、对金州锡伯族的社会调查、对金州觉罗(赵)氏的调查;第九部分,回忆录:从事税收工作回忆、察布查尔记忆、艰难的探索、初步的成果;第十部分,活动记事: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活动记事、我与新疆大学生的民族亲情、余热生辉、我心中的锡伯族女性、探索的历程辉煌的成绩;附录一:总结经验教训,把学会工作向前推进一步,团结一致与世俱进,不断提高锡伯族研究水平、研讨会综述;附录二:故乡游、关向应故乡的共产党员、大连锡伯人的西迁节、延续大连的锡伯族历史、“西迁”锡伯人回老家“省亲”来了、我市专家绘出详尽锡伯西迁图。
《锡伯族历史探究》 吴元丰、赵志强著,32开本,34万字,2008年5月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收录吴元丰、赵志强多年来发表的有关锡伯族研究论文25篇,主要为:《锡伯族源探微—“女真后裔说”质疑》、《清初锡伯族居住区域及与相邻民族的关系》、《锡伯族由科尔沁蒙古旗编入满洲八旗始末》、《锡伯族南迁概述》、《锡伯族西迁概述》、《锡伯族迁居云南考》、《吉林乌拉锡伯世管佐领源流考》、《清代伊犁锡伯营概述》、《黑龙江地区锡伯族的历史变迁》、《清政府对锡伯族的统治政策》、《清代锡伯族对祖国的贡献》、《锡伯族家庙碑文考》、《锡伯族的姓名》、《双城锡伯族考察记》、《新近发现的锡伯族档案及其研究价值》等。附录三项:《清代伊犁锡伯营官员履历及索引》、《一个民族的长征》、《倾情锡伯族史研究》。
《锡伯族民间散存清代满文古典文献》 佟玉泉、佟克力编,大16开,80万字,系古籍影印出版,2008年7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散存于锡伯族民间的清代满文古典文献44种,都具有文献价值,不少为残缺本。主要有:《太平寺碑记》拓片、《锡伯营总管档房事宜遗稿》、《图伯特神位献词》、《同治年间纪事》、《伊犁事变记(1—4)》、《清朝同治初年至金顺将军进驻伊犁前后情况》、《顿吉纳见闻录》、《喀尔莽阿禀帖》、《喀尔莽阿书信集》、《伊犁各营官兵卡伦事宜》、《自京城至伊犁驿站数目及名称》、《钞记信函公务之稿》、《锡伯营镶红旗爱新泰牛录官兵三代丁册》、《安佳氏三代清册》、六部萨满神谕、《劝善经》等。附有各类古籍文献彩图近180幅。
《中国共产党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历史大事记(1949.10—1999.12)》 中共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主编罗安成、英林,32开本,精装,25万字,2008年8月内部印行。焦保华作序。内容分四部: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8月)大事记;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9月至1966年4月)大事记;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至1976年9月)大事记;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至1999年12月)大事记;附有八个表,包括察布查尔历届县委书记副书记名录、县革委会领导人名录、县历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名录、县人民政府历届县长副县长名录、县政协历届主席副主席名录、县纪检(监察)历届书记副书记名录、县党组织基本情况及县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锡伯语言环境建设第二期培训班资料汇编》 中国共产党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宣传部编,16开本,2008年8月中国共产党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宣传部印行。
《图伯特》 《新疆历史画丛》之一,佟克力撰文,倪泽玄绘画,64开本,5000余字,2008年9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记述了清代伊犁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的历史贡献。
《锡伯文化(40)》 新疆人民出版社锡伯文编辑室编,锡伯文汉文合璧,32开本,8万字,2008年9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锡伯文收录贺元福《十幕小剧》、苏德善《额尔古伦及所领勇士》、佘吐肯搜集整理《海兰格格》、韩富清搜集整理《锡伯族谚语》;汉文收录班吉苏《新疆锡伯族干部人才成长状况调查与思考》、关永兰《感悟中国民族音乐与锡伯族音乐的发展前景》、关美芝、文小龙《蒙古族满族语言文字与俄罗斯文化对锡伯族语言文字产生的影响》、永寿林《浅谈锡伯人在满语文发展中的贡献》、顾晓刚《浅谈民族器乐的表现力》、胡星火《提高“本土”媒体传播水平保护和发展锡伯民族文化》、蔡一嘉、锋晖《浅谈锡伯族传统射箭训练》、吴安娜《大众传媒对锡伯族聚集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韩富灵《美妙的锡伯“朱伦”》和《沙枣树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