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耶尔·柏林(1896年-1951年),男,锡伯族,字雪木,笔名辽鹤,何耶尔氏,先祖系锡伯营五牛录(镶白旗)人。生于1896年,卒于1951,享年55岁。
柏林出生在惠远新满营一个有文化传统、家境淸贫的锡伯族书香家庭里。从小就勤奋好学、记忆力超人。对他,当地有“拦路逼诵”之美誉。因其才学出众,被父母及老师极为宠爱。1912年,柏林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高材生而毕业于惠远两等学堂,先后曾任两等学堂教员,锡伯营公立中学校长,中国驻阿拉木图领事馆秘书、副领事、代领事,伊犁地方政府外交局局长,特克斯设治局第三任局长和特克斯县首任县长等职。
柏林精通锡、汉、维、哈、俄、满等多种语言文字,他是文学造诣很深的近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从青年时代便开始诗歌、散文创作,先后创作有《西迁史》、《汗腾格里颂》、《素花之歌》、《送瘟神》、《悼念金子仁兄》、《羊拐骨的胜利》、《共享园中菜》、《老妇泪》、《铜刀行》等脍炙人口的好作品。他还翻译了拜伦的《哀希腊》、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塔特亚娜给奥涅金的一封信》等。他的诗作和翻译过来的佳作,在锡伯族文苑中曾产生过重大的轰动效应。他的代表作《汗腾格里颂》、《素花之歌》、《老妇泪》等均被锡伯族群众广泛传阅、吟诵,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回忆。他以爱国忧民的悲愤激情,表达出嫉恶如仇的刚强。从字里行间显现出诗人强烈的爱祖国、爱民族的满腔热忱。柏林的诗歌在创作艺术上达到了锡伯文苑中的顶峰。不愧是近代锡伯族著名的大诗人。但遗憾的是:他创作的此类曲本在文革十年浩劫中,大部分被焚毁和遗失。得以幸存的只有五、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