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我曾是锡伯、达斡尔骑兵排的一名战士,全过程参加了骑兵排的所有战斗,和战友们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现将这一过程描述如下。
一、锡伯、达斡尔骑兵排的组建
1944年8月,不堪忍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和残暴统治的伊犁各族人民,在尼勒克——乌拉斯台点燃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烈火,迅速从伊犁燃烧到塔城、阿勒泰等地。该地区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各族人民纷纷起来,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很快组成了游击队、正规军。聚居在伊犁伊车嘎善具有保卫祖国边疆光荣传统的锡伯、达斡尔人民也不甘落后,踊跃参军,短短的几天内就组成了一个30多人的锡伯、达斡尔骑兵排。排长是身强力壮会说哈萨克、俄罗斯、维吾尔语言的锡伯族巴尔丹,他勇敢机智;副排长是当地达斡尔族乔乐巴图;一班长居马汉是哈萨克族;二班长是达斡尔族开敏,他曾在国民党警官队学习毕业;三班长祁富善,锡伯族,是当地农民;战士绝大部分是没有文化的农民。
骑兵排组成后在亲人欢送声中,浩浩荡荡开进芦草沟,编入以“肯赛”命名的骑兵团。该团原由哈萨克、俄罗斯、维吾尔、蒙古等农牧民组成。排、连、团级军官,绝大部分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族,相互间用哈萨克语交流,管理、指挥、口令,互相称呼全用俄语。以上原因给部队训练、行军、相互交流带来不便和困难,所以战士们只好在训练和日常生活中学习俄语。锡伯、达斡尔排的指战员大部分会讲哈萨克语、俄语,所以训练射击、刺杀战术动作和队列等方面,比起兄弟班、排,进步较快。为了阻击伊犁国民党残余部队的援兵,“肯赛”骑兵团奉上级指挥部命令,1945年2月经过大西沟翻越阿克苏达坂,绕过三台海子,在两天一夜的行军当中,战士们克服了天冷、雪厚,道路难行等等困难,饿了啃干粮,渴了吃几口雪,终于预期到达三台与五台之间的“乔拉德尔”。当时“肯赛”山沟里还驻有国民党军队,我们的运粮车不便通过,一时军粮接济不上,吃饭成了大问题。团领导下令各连组织人狩猎来解决暂时困难。当时锡伯、达斡尔排共打了30多只山羊、黄羊,解决了吃饭问题。据守“肯赛”的敌军听到我
部打猎的枪声,当夜全部跑了。真是不打一枪道路便畅通无阻了。后勤运粮车队也随即赶来了。
二、接受战斗任务
1945年2月13日部队攻打三台时,对敌采取包围全歼战术,我部队把三台包围得来泄不通。敌人看到被我们重重包围,便举白旗不战而降。
当时我部队接到情报说来支援的敌军到了精河。我团得知后,即刻进军阻击。这时前哨分队又报告说,五台的敌人已撤退到了精河。接到报告,上级令我团进军博尔塔拉,当时艾尼游击队和攻破了温泉敌军,残敌准备在小营盘坚守。团部决定锡伯、达斡尔排攻小营盘。行军中我们得到艾尼负伤,额尔德游击队和艾尼游击队已攻占了博乐,被打散的敌人全集中于老烧房和布哈衙门的消息,排长巴尔丹决定快速进军。途中我们突然遭到敌人的伏击,因地势平坦,全排暴露在敌人的火力面前。战斗中,排长奋不顾身冲在前面,负了重伤,西克森巴尔也牺牲了。
由于丰山负伤,所以我排被迫停止进攻,退到地形有利的地方休整。休整期间,我排官兵观察地形、侦察敌情,准备夜晚再次进攻,以全歼老烧房和小营盘的敌人。战斗中副排长乔乐巴图和班长祁富善负伤,这一仗打得很好,歼敌40人,缴获不少武器弹药,我们受到团部的表扬,团部用英雄奖章奖励了排长。总部听到锡伯、达斡尔骑兵排攻打小营盘战斗中的英雄事迹后,立即向全军通报表扬了他们。解放小营盘后,部队调到博乐休整、练兵。7月24日我部奉命随部队进军塔城时,艾比湖游击队和玛依勒游击队已包围了浴民县。这时,我团部又收到情报员送来的情报说敌人四辆运输车从额敏出发给乌苏运送粮食、弹药等。团部立即在野马图路边伏击了这支车队,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粮。这一仗打得特别漂亮,吓得托里县的敌人当日逃往额敏。
三、攻打额敏县的战斗
7月29日攻打额敏的战斗打响了,锡伯、达斡尔排的攻击目标是哈萨克学校里盘踞的敌人。由于学校四面平坦没有任何可利用的地形、地物,而且狡猾的敌人修筑了炮台、地堡、战壕,所以进攻难度大。进攻开始后,敌人火力很猛。冲在前面的吉福、金谦、沙拉伊、奇拉平等一个个倒下,光荣牺牲了。全排的锡伯、达斡尔战士没有被敌人的火力压倒,他们满腔怒火,浴血奋战,一举攻破了敌人的阵地,配合兄弟部队攻占了额敏县。这次战斗歼敌200余人,缴获汽车72辆。县长焦乃投降,歼敌连夜逃到塔城。当日我军派县长焦乃成去塔城劝降。塔城专员平戎召集紧急会议,虽然敌人内部意见不一,但见大势已去,而且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三十日夜晚,平戎率政府官员及一干人众1400人弃城逃往苏联。结果未经战斗,没打一枪,三十一日和平解放了塔城。
三、第二次新组建的锡伯、达斡尔骑兵排
“肯赛”骑兵团配合塔城地区的地下组织和南山游击队解放塔城后,为了尽快解放和布克萨尔、布尔津、阿勒泰,积极配合中部指挥部进军乌鲁木齐,在塔城组建了一个步兵团、一个摩托似部队,准备前去攻打乌苏。其中有20名塔城的锡伯、达斡尔青年由郭忠详(塔巴克巴依)带领编入了纳尔巴音图为连长的锡伯连。在这里我着重谈一谈列斯肯骑兵旅中的36名在塔城参军的锡伯、达斡尔族战士。当时自愿报名参军的锡伯、达斡尔族青年中我现在回忆起来的有松林巴尔、沙得尔汉、哈拉、白享安、多福、多寿、阿加吉、哈尔科克乔兰、达克吉、达尔玛、玉春巴尔、开音阿、塔巴克拜、奥敦拜、加瓦、英宝、吾尔根图、阿吉哈吉、玉寿、金寿、哈镇国、莫罗热衣、沙兵卡、巴衣布克、景寿、白连、托汉青才音、南吉、乔玉、青布克、阿也尔加甫尔登阿、夏登科、英寿等。这批补充的锡伯、达斡尔青年素质较好,他们不但懂汉语汉文、还会讲维、哈、俄语。因此,各连队都抢着要,为了保留原锡伯、达斡尔骑兵排的编制,团首长没有过于分散他们。锡伯,达斡尔排当时被编入骑三团的库伊莫夫连,临时排长是开敏(达斡尔族),副排长兼一班长哈镇国;二班长为祁富善;三班长为莫尔丁(俄罗新族)。由于新补充的这批青年有文化、接受能力强,仅在一个多月的军事训练中,基本上掌握了有关实战方面的军事知识和各类武器的操作方法,他们个个朝气蓬勃、生龙活虎,操场上不时传来他们嘹亮的歌声,给军营生活带来了一派生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锡伯人民的好儿子松林巴尔在协助地方政府宣传动员锡伯、达斡尔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和动员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援三区革命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他的宣传鼓动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近六十名锡伯、达斡尔族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使严重减员的原锡伯、达斡尔骑兵排及时得到人员补充;又是在他的宣传动员下,当地锡伯族人民一次捐献军马40匹、牛20多头、军粮小麦50担,有力支援了前线。
四、锡伯、达斡尔排在攻打和布克赛尔战斗中的表现
按照民族军总指挥部的计划,必须争取在入冬前攻克和布克赛尔,解放布尔津和阿勒泰。为了出其不意地突袭和布克赛尔守军,旅部决定不走大路,绕道翻越塔城北部的阿勒腾——也米勒大坂。这一山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多变、荒无人烟。部队日夜兼程,急行军一天两夜,于8月18日到达和布克赛尔西南部的阿格图山。我军遭到1号、2号火力点的阻击。若不先拔掉这两个火力点,部队前进受阻,整个战役就不能顺利展开。于是旅部将拔掉这两个火力点的任务交给了我骑三团,团部又将这一任务交给我锡伯、达斡尔骑兵排来完成。当时考虑到正面从山下往上进攻不但速度慢,而且还暴露在敌人火网下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我和代排长研究决定,由排长开敏负责火力掩护,在火力掩护下我率领木尔丁、哈拉、祁福善迂回到敌人火力点后侧形成包围圈。我们迂回组在正面火力掩护下,边射击,边跃进,很快迂回预定点,距敌火力点100米时,正面进攻开始,我们趁机发起冲击,高喊着“呜拉”边扫射,边投手榴弹,冲进敌人堑壕后向炮台内投了手榴弹,我们冲进炮台后发现,里面除了些破烂东西、弹壳外,空无任何东西。原来敌人发现自己被包围后,害怕被消灭,利用交通壕逃回和丰县城了。我排当即清扫战壕,占领阵地,为骑兵旅顺利进入进攻出发阵地观察地形、侦察敌情、选择冲击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日骑兵旅首长经过详细观察,给部队指定了进攻目标,并作了攻击的部署。根据上级的布置,我连当天夜晚进入离和丰守敌1000主左右的围墙内。
第二天,连长库伊莫夫给各排指定了攻击目标并按排了具体任务,我排被指定为主攻目标的尖刀分队,任务是夜间进攻开始后紧跟事先选定的向导分队,向守敌防线猛冲,插进敌人心脏打开缺口。这次夜间进攻中,木尔西光荣牺牲、沙兵卡的腿被打断,轻伤三人。兄弟连队牺牲22人,轻伤5人,总的来说这一仗没有打好,打了消耗战。指挥部当即总结出进攻失败的原因有三条:第一,部队缺乏夜间作战经验;第二,向导迷失方向,与尖刀分队失去联系。第三,过早暴露,造成不应有的伤亡。指挥部总结出进攻失利的经验教训后,对整个战斗重新作了布置,调来重迫击炮向敌阵地轰击,命军乐队奏乐,用高音啦叭进行政治攻势,瓦解敌人军心。这次进攻中我团仍担任了主攻,锡伯、达斡尔排仍然担任了尖刀队的任务。当晚十二点整,三颗照明弹划破天空。战斗打响后,全团战士个个像下山的猛虎,向敌人阵地发起猛攻,经过近二小时的激战,敌人的阵地终于被我军突破,歼敌200多人,俘获敌人2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21日夜,敌三十一团团长薛庭芳率残部突围逃往沙湾,我军攻占和布克赛尔县城。我锡伯、达斡尔排在这次战斗中首先冲入敌人阵地,起到了尖刀队的作用,松林巴尔同志在作战中身先士卒、一直奋不顾身地冲在前头,不幸胸部中弹,光荣牺牲。
五、进兵布尔津
和布克赛尔解放后,民族军骑兵旅即向布尔津进兵。为了阻止和拖延我军向布尔津挺进,国民党部队不时出去飞机轰炸、骚扰。在行军途中,我军曾两次遭到轰炸,所幸当时飞机飞得高,目标分散,没有造成伤亡,只炸死了几匹战马。为了避开飞机的轰炸,我军白天隐蔽,夜间行军,当部队行至布尔津河渡口时,发现渡口的船只已被国民党守军拖走。指挥部下令全军连同战马一起武装泅渡,战士们拽着马尾巴一起游过了河。
九月初,民族军浊立骑兵旅、吉木乃游击队、和丰游击队联合作战,包围了布尔津县城。因我锡伯、达斡尔骑兵排懂汉语的人多,指挥部帝我排占据离敌人较近的阵地,开展政治攻势,劝说敌人投降。我排所据阵地离守敌仅有200米左右,我们用话筒喊话,变待政策,说明我们绝对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面用重迫击炮向敌人据点猛烈轰击。经过近三小时的劝降工作,守军三师一部和300多人的自卫队终于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敌军黄营长被我军活捉,审讯时我担任翻译。根据黄某的交待,阿勒泰守敌已是惊弓之鸟,军心混乱,无心作战。于是指挥部决定采取迷惑敌人的策略,出动十辆卡车,天黑后开到阿勒泰山山口的开阔地带来回运动,以造成数百辆军车运送作战部队的假象,迷惑敌人。6日包围承化,并派人进城劝降,阿勒泰专员宛凌云、高白玉等拒绝投降,率守军和群众3000余人弃城北逃,企图越境去外蒙古,我民族军与阿山游击队于6日夜开进承化县城,并迅速派我连走小路追击。我连不顾疲劳和饥饿,连夜跟踪追击,于天亮前赶到中蒙边界。7日敌军被我连包围,经过谈判,高白玉、宛凌云率部于9日缴械投降。阿勒泰虽然和平解放,但是我们奉民族军总指挥部的命令,将投降的以高白玉、宛凌云等为首的近一千人押送到乌苏总指挥部处理。当时阿勒泰的形势仍然对我们不利,有两股势力构成了威胁。第一种势力是沙俄时代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不满而逃亡来疆的白俄罗斯东正教徒,他们不与外界任何人来往,穿着长大衣、足登长筒靴,留着长头发、长胡子,从外貌看那闪闪发亮的两只蓝眼睛,给人一种很凶的感觉。这些人集中居住在穷恩苦尔的村庄。当地国民党政府将他们组织了一个连的武装,反对三区部队。这帮人非常顽固并残暴,他们活捉我侦察分队的两名战士,活活地用刀刺死后在脸上划刻了不少字样,这种暴行引起了我们部队的极大愤怒,但是遵照总部命令,通过宣传,说服谈判,将他们争取过来过来后编到三区部队中。第二种势力是多年来搞土匪活动的乌斯曼,此时他跑到北塔山勾结国民党反对三区革命。伊犁民族军总部命令独立骑兵旅做好乌斯曼的工作,劝他投诚。如果投诚的话我方可以让他就任阿山专员一职。为此旅部选派一个排的士兵(其中包括五名锡伯、达斡尔战士),携带准备送给乌斯曼的备有鞍具的二匹黑马,一件高级将领穿的呢大衣和两枚金质勋章等礼物,由顾问多斯科诺夫亲自率领去北塔山会见乌斯曼。经说服动员,乌斯曼终于同意下山就任阿山专员一职。
为了庆祝阿勒泰解放并欢迎乌斯曼归来,独立骑兵旅协助地方准备了大型庆祝活动。上级将会场布置、阅兵式演习、马术表演、田径比赛等项目的准备工作全交给我锡伯、达斡尔排负责安排。我排全体指战员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并在马术、田径等项比赛中以优异成绩,一举夺得冠军。在授奖仪式上总指挥达列力汉高度赞扬了我排,并号召全体指战员向我排学习。
10月初,民族军总指挥部加强中线部队为进军乌鲁木齐做准备,因此调骑兵旅进驻沙湾。我锡伯、达斡尔骑兵排也随大部队进驻沙湾后与锡伯连汇合。1946年6月,根据三区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将军达成的“和平条款”,民族军缩编的精神,从塔城参军的锡伯、达斡尔骑兵排指战员,除个别人被指点留部队工作外,其他人基本上全部复员回乡。
1946年8月,乌斯曼旧病复发,背叛三区革命,率领其亲信及其旧部,对留驻阿勒泰的玉素甫汉骑兵团发动突然袭击,阿勒泰失守。被打散的玉素甫汉骑兵团士兵一部分逃入外蒙境内,大部分逃回塔城。伊犁总指挥部决定再从塔城征集兵员,组建阿勒泰骑兵团。当时从塔城锡伯、达斡尔青年中共征集到多名青年(包括一些原来的复员战士),编入阿勒泰骑兵团二连一排(团长巴德尔汗、参谋长沙拉依丁、政治部主任丹克)我调任二连副连长,排长是白享可(达斡尔族)。
遵照民族军总指挥部的命令,阿勒泰骑兵团与塔城骑兵团(团长阿里也夫)集结到额尔齐斯河岸待命。这两个团统由西北指挥部司令达列力汗指挥。阿里也夫指挥的塔城骑兵团行到额尔齐斯河附近时,遭到几股土匪的袭击。在反击时,骑兵团失去控制,错误地袭击了毡房里的平民百姓,以致造成不少平民的伤亡,为此,团长阿里也夫受到处分。乌斯曼见我骑兵团来势凶猛,带着其亲信连夜逃向北塔山,投奔国民党去了。
锡伯、达斡尔骑兵排的全体指战员,在解放三区,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拼死搏斗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杀敌,屡建战功。不少人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为各族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和重托,他们的功绩和美名将永垂史册。
(本文原载《新疆烈士传》198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