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锡伯族分会会员代表大会上,锡伯族新老朋友相聚哈尔滨, 大家互诉同胞之情、畅饮欢乐之酒,其血浓于水的情分,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蓦地,一个信念在俺脑中出现:何不写一首黑龙江锡伯人的歌?特别是20多年来黑龙江锡伯族对内、对外(省)的学术交流和联谊活动搞得丰富多彩,但以文艺形式如以歌曲的形式出现的还未曾有过。《黑龙江的锡伯族人》这首歌,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
这首歌描述了锡伯族的历史、文化,传递了锡伯族的情感。歌词中“塔子城、墨尔根、齐齐哈尔、哈尔滨”“松嫩两江”,指的是锡伯族迁徙和栖息过的地方。双城隶属哈尔滨,因歌词对仗和压韵的需要,故以哈尔滨代之。“佗罗河”,即“扎赉佗罗河”的简称。
曲作者曹茗菲又是何许人也?在这里,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1992年的2月,同江市少数民族歌舞团来到了蝴蝶泉旁——阿诗玛的故乡。他们是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中国第三届表演大会的。
关于这个团的演出效果,新闻界是这样报道的:具有浓烈的渔猎民族——赫哲族生活气息的歌舞《冰雪渔歌》以其纯情甜美的歌声、矫健传神的舞蹈,使各族群众为之倾倒,专家学者击掌叫绝。《冰雪渔歌》向人们展示了白桦、达子香、鱼皮舟、雪橇、烈酒;啊拉赫尼哪的激越调子更宛若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上朵朵浪花编织的和声,在向着太阳倾诉黑土风情。
人们不禁要问,这甜美的歌声、这优美的旋律,作曲者是谁呢?作曲者就是曹茗菲,现任佳木斯评剧团的乐队队长。还是在担任同江市文工团乐队队长的时候,曹茗菲就给著名歌唱家郭颂的独唱伴奏过;全国美声唱法业余组金奖获得者袁丽娜也演唱过他作曲的歌;就是这首在云南得到赞誉的《冰雪渔歌》让二炮文工团的领导发现了歌舞中领唱的赵景春,不久,便将赵景春和他的爱人正式调到二炮文工团。在艺术的田野上,曹茗菲信马由缰、纵横驰骋,他创作了《三月的乌苏里》《捕鱼的哥哥回来了》《赫乡恋歌》《雪地上的轻舟》等上百首歌曲和舞曲,这些作品有的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有的在全国、省、市获奖,他的获奖证书摞起来能有二尺高。
今年58岁的曹茗菲,应该说已经快到了立秋的年龄,但他的艺术生命却仍然还在春天里。他现在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自然指序十一孔笛发明人、国家二级作曲。曹茗菲还始终致力于器乐教学工作,他教过的学生们有的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有的考取了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曹茗菲说,锡伯族音乐宝藏丰富,他愿继续探究、创作锡伯族的歌曲和音乐,为锡伯族的繁荣兴旺做出贡献。